万 里 何 愁 南 共 北

———我的铁警记忆






  铁警不大,很袖珍。我的一个研究生同学来铁警参加研讨会,回去跟我讲:“你们学校怎么这么小!”可是这么小的校园,不算很好的条件,却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铁道卫士,在中国铁路史和公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在铁警读书四年,图书馆是我最常去的地方,也是我最受益的地方。我看书看得比较杂,什么书都可以拿来看,纯粹是觉得好玩。反复阅读的是笔记小品,譬如《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其次是散文,简短精悍,读来并不吃力,如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木心的《素履之往》。学术性的书,写得并不十分枯燥且文笔不错的,不妨一读,如哈耶克的《通往自由之路》、布坎南的《自由的界线》。
  有一年,我在借阅处遇见管院长来借书,借阅的书很多,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是文史哲之类。管院长那么繁忙,还能挤出时间来读书,很让我感到佩服。很多时候,同学抱怨图书馆太小、时间太紧没有机会读书,其实读书贵精不贵多,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少玩一些游戏,时间还是足够的。我用四年时间在图书馆借了二百多本书,平均一年只有五十来本,如果再抓紧一点,也许能读的更多。
  《曾国藩家书》我大概读了三四遍,这是我的队长赵忠诚副教授推荐的,我受益颇多。赵队长管了我们队三年,认真负责,几乎每周日下午,他都要赶回学校给全体学生训话。我印象中,好像没有一次例外,风雨无阻。赵队长对我们很严格(治安学系的严格管理在我们那一届是出了名的),也很关爱。因为家庭的原因,有几个同学凑不齐学费,赵队长连续资助了他们四年。这种严谨踏实、宽仁慈爱的做人做事风格对我们,尤其对我,影响很大。
  刚到郑州的时候,学生宿舍还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小电风扇。冬天有暖气,还不觉得难受。可是夏天,那简直跟蒸笼一样!树叶挂在树枝上,连动都不动———郑州的夏天很奇怪,夜里是没有风的。晚上睡不着怎么办呢?我们去黄河边上买了一堆冰块回来,每个人拿毛巾包一小块抱着睡觉。等冰块化得差不多,也就睡着了。所以每到夏天,上课效果就很不好。学生晚上都没休息好,白天哪里有精神听课?后来,大概是2015年,宿舍里陆续都装了空调,我们终于不用受罪了。宿舍装空调,这在河南的高校里相当少。
  铁警边上有不少吃的,轻工业后街,国贸360,离得都不远。学校东门往北,有一家烩面店的炒烩面真是一绝。这家店原本没有这个菜,是学校的一个老师去吃饭的时候自创的,手把手教给厨师的。大家一尝,真是那么回事!所以就上了菜谱,成了一道菜。生产路上开过一家胡辣汤店,门朝北,我初到郑州时喝的第一碗胡辣汤就是在这里,简直永生难忘。一口下去,又麻又辣———我想,大早上怎么吃得下这种东西?河南人对胡辣汤是很钟爱的,外地人就很难欣赏这种事物。在郑州四年,到毕业时我再喝胡辣汤,已经能够“独饮两大碗”了。也许,我的胃已经进化成河南人的胃了。好久没有再尝过胡辣汤,我很想念。
  以前大家最爱吃的,是东门的鸡蛋灌饼。因为只有周末才在东门门口卖,所以每到周末,必须提前去排队才能吃上。做法极简单,面皮擀薄,油煎半熟加鸡蛋,刷一层甜酱,再撒一些榨菜(或者加火腿肠、生菜),卷而食之,大快朵颐。严格说,这是“煎饼”,不能算是“灌饼”。后来,这家鸡蛋灌饼搬进了食堂,味道仿佛不如旧时了。卖鸡蛋灌饼的是一对林州的夫妻,待人很好。前年,我在图书馆借阅室复习备考的时候,每次晚上下楼路过食堂,都要去买一份灌饼做夜宵 (我大概是这么发福起来的)。林州夫妻常常对我说:“读书好!读书有出息!”他们对学生很客气,很善良,认为读书上学是很好的事。
  选择考研的铁警学生越来越多,有考到公安院校的,也有考到地方名校的,这说明大家的选择越来越自主、多元了。但是考研绝非易事、不能拍脑门,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就我的一点感受,不仅要吃“熬灯油”的苦,还要提高学习的效率。千万不要搞疲劳战,来感动自己。如果觉得一顿苦读之后效率不高,那么就去看场电影吧!这是我的一点体会,洗澡回来,背书效果很好。
  在铁警毕业后,我考上了刑警学院的研究生。在警院念书,管理得比本科时要宽松一些,这让我有整块的时间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的导师袁广林教授治学严谨,在他的指导下,我读了不少书、补了不少的功课,写成了一二篇论文。闲暇时,我常去公园散心(警院建在塔湾的山坡上,山坡下是一个公园)。看塔、看云、看打麒麟鞭的人们。唯一的憾事,是沈阳菜钟情于大酱,我实在难以享用。
  从离开铁警,到执笔的此时,算来已经整整二百五十天了。我很想念在郑州读书、奋斗的日子,怀念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赵队长在毕业纪念册上对毕业生们说,愿大家能做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好儿子、好女儿,实在是不能再朴实了,但情感真挚,我至今不能忘。谨以此句转献给我的同学们。
  明人洪应明写道: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对于读书是这样,用诸于为人、做事,也道理近似。将这句话送给师弟师妹们,颂祝春祺。
  图 文/2018届治安学系毕业生张嘉池 现就读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