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模 砥砺前行
——读《警徽荣耀》有感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从来没有什么现世安稳,只不过有人为你披荆斩棘。在和平年代,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在我们不经意度过的每一天,都有人民警察的守护。一起起案件的成功侦破 ,一个个违法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一桩桩矛盾被顺利化解,一位位无助的人绝处逢生,“人民警察”这四个字成了违法犯罪分子眼中最可怕但人民群众心中最可爱的字眼。
《警徽荣耀》是一本公安英模报告文学集,他讲述了十八大以来公安系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和立功集体的先进事迹,记录了公安民警忠诚履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感人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位女民警的故事。
渊一冤2017 年 5 月 19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发言席上,刘成晓是唯一的一名女民警。她是郑州市公安局商城路派出所案件侦办大队的教导员。作为女人,本来有许多舒适的职业可以选择,但刘成晓却选择了刑警。在 16 年的刑警生涯中,她和战友屡破大案,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她总是冲锋在前,先后参与和组织侦破各类刑事案件 2000 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00 余名,解救 16 名儿童。多次荣立个人一、二等功,先后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打击刑事犯罪是和平年代的战争。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刀光剑影、凶吉难料,更不要说千里追捕,长途押解。作为女性,刘成晓没有退缩,没有怯懦,她把生命投入了风暴,毫不吝惜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风风火火、敢打敢拼的女侠。在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用无畏和担当成就着人们的岁月静好。
在刘成晓身上,我看到了责任和担当。我同样是一名女性,同样身着警服,在我的工作中,没有刘成晓那样的长途奔袭、冲锋陷阵,但作为公安院校的教师,我同样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公安院校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育警强警的重要使命。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刀把子”。公安院校的教师既是人民教师,又是人民警察,一肩挑着学生的未来,一肩挑着公安事业的未来。每次站在学生面前,我都意识到肩膀上的责任。我应以刘成晓为榜样,始终牢记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始终怀着对公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敬畏,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永恒的追求,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培养更多像刘成晓那样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公安人才。
渊二冤在众多的英模故事中,另一位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一位 85 后的社区民警侯金知。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琐碎零细,但却是最贴近群众的工作。怎么把这项工作做好?侯金知没有因循守旧,她在其所在的银川市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建立了多个治安微信平台和 QQ 群,运用互联网技术,及时与群众沟通情况、传递信息,真诚地解决群众的每一个问题,即使许多求助和案情发生在下班休息时间,侯金知也随叫随到。凭借着24 小时不打烊的“互联网 +”社区警务平台,凭借着脑勤、嘴勤、手勤、腿勤,侯金知工作的阅海万家社区,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也没有发生一起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原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号召全国 300 多万政法干警学习她的先进事迹,她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的称号,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面对这些荣誉,侯金知始终不忘初心,恪守平凡,正如她所说“再多光环,我还是原来的我。”
在侯金知身上我看到了坚守和创新。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宁,不断创新警务工作的模式,更好的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感到警察就在身边,平安就在身边。而我作为一名警院老师,更应该学习侯金知身上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品质。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公安工作只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变应变、以新应新,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服务人民,这就需要更多创新型公安人才。创新型的公安人才要有创新型的教师来教育、引导和培养。身为公安院校的教师,在“互联网 +”时代,要积极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治安形势新变化的要求,从满足现状的思维中走出来,勇于探索,把握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以服务公安实战为宗旨,从公安工作的现实需要和生动实践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和素材,不断地丰富课堂讲授的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实用型公安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说,公安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队伍,是一支英雄辈出、正气浩然的队伍,是一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在《警徽荣耀》这本书中,除了刘成晓、侯金知,还讲述了众多英模和集体的先进事迹,从“最北最冷最忠诚”的北极边防派出所,到帕米尔高原“条件最苦环境最恶劣”的马尔洋派出所;从瞒着妻子在排爆岗位上坚守了 17 年的朱建民,到在社区民警岗位守护一方平安 38 年的郝世玲;从传承红色基因的红军式警队古田派出所,到交通事故鉴定法医“神眼”马宗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于奉献,用坦荡无私的付出,感天动地的壮举,践行着人民警察的职责。而作为警院教师,在看完他们的英雄事迹之后,更坚定了我投身于公安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三尺讲台系国运”,公安英模的事迹让我感动,他们身上的品质是我人生的指引,我应当始终牢记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严谨笃学,实践创新,努力当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人生的引路者和道德的示范者,为公安队伍培养更多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公安人才。
(法律系 梁娜娜)(此文章来源于我院 2018 年度“传承红色基因,锻铸忠诚警魂”校园主题读书征文比赛教师组一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