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康相涛教授团队再次摘得国家科技大奖



  本报讯(记者郭治鹏 通讯员田亚东)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康相涛教授领衔的家禽研究团队主持的《地方鸡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该团队继200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经过10年积累,再次摘得国家科技大奖。
  针对我国地方鸡长期存在的保护与利用难兼顾、品种创新不足等问题,该团队与河南三高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经研究与实践,提出“单流向”利用保护和“通用核心系”培育理念,创建地方鸡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实现了地方鸡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创新地方鸡“快速平衡”育种技术,突破本品种选育进展慢以及高产与优质难兼顾的技术瓶颈。该研究团队还培育11个通用核心系,授权发明专利25项,解决了地方鸡直接利用性能低、逐一选育配套困难多等技术难题;育成2个国审新品种,推动了地方鸡品种自主创新、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地方鸡资源多样性保护和优质禽产品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悉,由我校农学院刘万代老师参与完成的《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同时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成为河南高校2018年度唯一主持获得国家科技大奖、唯一获得2项国家科技大奖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