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 500 多年间的作品。 除燕飨诗、怨刺诗、农事诗、战争徭役诗、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之外,最令人感慨和唏嘘的,是婚姻爱情诗。
汉儒的《毛诗序》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 用之邦国焉。 ”《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佳话到“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的半世冷落;从“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翘盼佳人到“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的巨大反差; 曾经热恋时,“有女如云, 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纵使东门美女如云,我独心系素衣伊人,到后来嫁娶纳妾后,“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皆为其已”,结发之妻粗布褴褛, 时刻担心失宠被赶出家门。 爱情的甜蜜心动、婚姻的残酷冰冷,无一不在《诗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赋比兴的背后,则体现了先秦时代女子地位在爱情阶段里的变化。
在我们所熟知的《国风窑秦风窑蒹葭》中,脍炙人口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塑造出了爱情最初最晶莹剔透的模样,也引发了我们对爱情最原始的向往。 道阻且长,我愿为你做逆流而上的少年郎,简直像盛唐的诗,逸少的字,也像大宋的词,直击心事。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窈窕淑女,我心悦之。 《周南窑关雎》里的少年,塑造出一个痴情郎的形象,心念伊人,辗转难眠,喜你为疾,药石无医。 明思暗恋,表达了一见如故,念念不忘的感情。
爱慕发展为两情相悦,便有了幽期密约,“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邶风窑静女》),爱屋及乌的情感,确实是——你站的方向,风吹过来都是暖的。
时间推移,爱意渐浓,当是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夜之时。“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窑氓)”,爱情中的女子一再忍受退让,成全了这个没有良媒亦无聘约的男子。 当年你一贫如洗,而我是你唯一的行李,但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幸福,“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邶风窑谷风)”,你是逍。的世外,而我是你熙攘的人间,最终还是难免落入“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的结局。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国风窑邶风窑绿衣》)”,松岗明月,枯冷碑石,漆着她的名字时,才重念起亡妻千般好,你可有想过,坟冢下的人,是你曾经在水一方过目不忘的伊人啊!
心有灯火,微弱闪烁,不知我者,一笑而过,知你如我,辗转反侧。 从在水一方的伊人到反以为愁的妻子直至凄其以风的亡人,是《诗经》中女子一生的故事。 “桑之未落,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愿你愿我,都能找到那个终其一生为你钟鼓乐之的人。
【文化传媒学院 吴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