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钢枪穿戎装———迷彩下的青春平院

分列式表演 王卓菲/摄影
“1,2,1……1,2,1……”,天刚蒙蒙亮,2019级新生们迎来了第一天的军训早操,让宁静的校园变得 “热闹”起来,跑操队伍形成了一块块整齐的移动方阵,成为了清晨平院一道亮丽风景线,新生们喊着嘹亮口号、迈着坚实的步伐,在教官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12天的军训历程。
身穿戎装上好入学“第一课”
站军姿是对新生军训的第一要求,“两腿挺直,两脚分开六十度,大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两手自然下垂贴紧,双手加紧裤缝……”校园里,22连的翁教官正在指导新兵们的军姿动作。在训练过程中,教官们严格要求新生整理军容、端正军姿,不时亲自示范,手把手纠正同学们的基本动作。
“站军姿是开展训练的最基础部分,是一切动作的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确保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翁教官认真地说道。
新生军训时,因动作不规范,教官们还特意找来几片树叶夹在他们的指缝里,这种“特殊待遇”可以让新生快速纠正动作上的小毛病。
军训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无论烈阳还是阴雨,50个连队的5000余名新生在国防预备役连61名教官成员的带领下坚持训练、风雨无阻。在进行踢正步的动作训练时,为保证同学们的抬腿高度一致,教官们还将砖块放在新生脚上以此保持动作的规范;齐步走时,抬手时的摆幅大小,教官们也会一一检查动作并指出改正;平日里帽檐斜了,教官都会一一为他们扶正带好,教官们在看似枯燥的重复动作的训练中精益求精,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成为了学生心中最好的榜样。
月明星稀歌声起,红歌悠悠沁校园。结束白天繁忙的日常训练,在晚上总能见到身穿绿色军训服,搬着小马扎的新生们在操场坐的整整齐齐。“谁英雄,谁好汉,咱们拉歌比比看,比比看。”在连队拉歌比拼中,脍炙人口的《打靶归来》《团结就是力量》等红歌热闹了操场,也暖热了新生与教官们的心。“军训期间,最开心的时光莫过于每晚拉歌做游戏,教官们像哥哥姐姐一样,很亲近、很和蔼,感谢他们让我在平院感受到了家的温暖。”2019级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生赵晓梅感慨地说。
同学们在经过无数次重复训练后,终于迎来了军训汇报演出的这一天。运动场上,同学们身着统一军训服装,迈着矫健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走过主席台,接受与会领导的检阅。新生代表方阵分别进行了战术方队表演、刺杀操方队表演、匕首操方队表演、战地救护表演、擒敌拳方队表演等科目的汇报表演,赢得了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擒敌拳方队表演结束后,代表方阵在军训教官的指挥下,依次摆出 “1949”“2019”“70”“1959”“2019”“60”的造型,并齐声高喊着响亮的口号:“爱我中华,祝祖国繁荣昌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厚德、博学、求是、创新;平院学子、筑梦前行”,表达了同学们奋斗青春、逐梦前行,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学校共同成长的心声。
国防预备役连圆了我的军旅梦
军事化训练的国防预备役连让平院学子体验了军营生活。今年暑假,学校从国防预备役连、退役复学学生中选聘了61名参训教官到平顶山军分区民兵训练基地进行了为期10天的暑期集训,确保新生开学军训工作顺利开展。
平日里的操课训练磨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拉力跑练出了军人不服输的品质;暑期集训练就了一身过人本领,战术刺杀、擒敌拳样样精通。2018级教师教育学院赵凯加入国防预备役连已有一年时间,并在今年加入到了军训教官的队伍当中,赵凯说,“一年来的训练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原来1500米长跑气喘吁吁,现在5000米拉力跑不在话下,锻炼身体的同时练就了勇于担当的团结意识,也收获了战友之间的友谊。”
2016年4月,学校国防预备役连成立,成员由在校大学生、退役复学学生组成。2017年开始,国防预备役连负责学校新生军训工作,至今已有3年时间,同学们利用课余、周末和寒暑假在成员内部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同时在校内负责学校的新生军训、征兵宣传和学生骨干素质拓展等工作,发挥了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已成为校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起共渡患难的日子总会刻骨铭心,“加入预备役连这些年来,至今难忘的一次是50公里的环湖拉练,队员们沿着平西湖畔从日出走到日落,历经12个小时才返回学校。期间有同学脚磨破了立刻会有人搀扶,休息时半瓶矿泉水传了七八个人也没喝完,大家的相互轮值保证了队伍最前面的连旗永远飘扬……我想,支撑我们一路走下来的是内心的坚持,战友之间的鼓励,团队坚强的毅力,这是值得我永久珍藏的美好记忆。”在回忆起50公里拉练的场景时,国防预备役连连队长周帅说出了发自内心的感动与骄傲。
“青春的难忘莫过于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同过窗,4年来经历了很多值得铭记的事,在这里我收获了战友情谊,圆了军旅梦。”杨鸿发同学是2016级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也是现国防预备役连连长,加入国防预备役连已有四年,他陪伴并见证了国防预备役连的发展与壮大,也见证了队员们不畏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
漫漫军营路,挽手再出发
军训是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必修课。12天的军训生活使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展现了新生的青春与活力,如向日葵向阳而生,短暂的集训时光充满酸甜苦辣,苦尽甘来留下的是满满的美好回忆。
每天固定的早晚操训练、操课训练,对入学新生来说是锻炼、是成长,磨炼毅力、练就本领,让他们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大学生活,并从中收获一份真挚的战友情。
国防预备役连连长杨鸿发说:“今年新生报名参加预备役连的热情十分高涨,汇报演出也取得了圆满成功,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对报名参加预备役的新生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训练,通过新生力量的加入,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正青春、气勃发、绎出彩,“军旅”再出发。报名参加国防预备役连的2019级音乐学院熊文斌说:“短暂的军训生活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受益匪浅,在得知带训的就是我们的学长学姐后,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国防预备役连这个学生组织,我就下定决心要加入他们,今后也想和他们一起练就本领、磨炼意志,圆心中的军营梦。”
“漫漫长路,砥砺前行,当我第一次跟队员们徒步走完四十公里,整个过程很苦、很累,但大家都坚持下来了,很庆幸能加入这样一支团结而又有凝聚力的队伍。”这是国防预备役连成员最真挚的内心独白,也是成长路上的自我记录。
军绿色的迷彩服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肩头的勋章闪耀青春的荣耀,在充满阳光的校园里,国防预备役连的队员们也期待与2019级新生齐头并步,共同成长。
用树叶纠正手部动作 杨笑宇/摄影
教官纠正新生动作 蓝普发/摄影
用板砖统一正步动作 杨笑宇/摄影
教官指导新生动作 杨笑宇/摄影
新生展示训练成果 杨笑宇/摄影
教官为新生纠正敬礼手部动作杨笑宇/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