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李芳老师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危急关头,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挡住了疾驰而来的失控车辆,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爱的孩子们,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爱她的人们。从此,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少了一名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爱生如子的好教师;同事们少了一位排忧解难的热心大姐;30公里以外的家里少了一位好妻子、一个好妈妈;而同样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少了一位好同志、好战友……

李芳老师自1989年师范毕业至今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岗位上,整整29年。29年,她扎根山区小学教育,全心全意、无怨无悔;29年,从风华正茂到双鬓斑白,她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乡村教师之歌;29年,她把教书育人当成人生第一要务,始终坚持用最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教育学生,深受学生喜爱;29年,她获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22项荣誉称号;29年,她爱生如子,尽心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用心帮助每一名困难学生;29年,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培养……29年如一日,这样的榜样让人不由心生敬意,孟子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说的就是李芳老师。

由己及人,我想到了自己。从小到大,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老师”。是的,即便到现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我的答案依然如此。因为在我心里面,老师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我最喜欢老师,小时候在班里如果能得到老师的一个表扬,我会高兴好几天;同时也害怕老师,害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批评我。在我幼时的心灵里,老师就是无所不能的人,学习上他是百科全书,是标准答案;生活中他是同学们崇拜敬仰的对象,是家长们赞不绝口的人。于是在那时,我的心中就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在这份期望面前,老师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圈光环,“春蚕”、“红烛 ”、“灵魂的工程师”。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求学路上我一直谨遵老师的教诲: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刻苦学习……当年的那颗种子也在我心中悄悄地生根、发芽、长大了……终于,它结出了果实——2013年9月,我也成为了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于是,我怀着跟儿时一样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教师队伍,看到了这支队伍光环深处的质朴;当我望着周围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几十年仍孜孜不倦的老教师,看着他们青丝变白发仍两袖清风,我渐渐地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它是那样的平凡、普通,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甘心做每个学生辛苦求学路上的垫脚石;它是那样的执着、坚韧,犹如屹立在暴风雨中的灯塔,无悔地指引学生前行的道路。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燃尽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地退下了,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犹如一块黑板,曾经写满了神奇,最后擦去的都是功和利。

但是每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充满信任的眼睛,听着那一声声“老师”的呼唤;每当我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看着他们发来的感谢信息;每当我检查寝室时看到学生们开心的表情;每当我在校园里听到学生们的句句问候;每当节日时学生们送来亲手做的贺卡、发来暖暖的祝福短信……每当这些时候,我就会感受到“老师”这两个字的魅力。我知道,我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同时,我也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学生,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因此,我越来越懂得,什么是为人师表,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努力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心安理得地面对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正如一位前辈曾经说过:“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我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情,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我的青春。我一直相信,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用心付出换来学生的成长,这种成就感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给予的。是的,我们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

李芳老师走了,她用实际行动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她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将引领着我继续努力前行,为自己喜爱的教育行业奉献毕生的精力!

过去的五年,我很开心、很充实,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后,我会努力在各个方面做到更好,用心付出,坚守梦想!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