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南北,泱泱华夏
“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 一身正气”,近日,天气转冷,南北方人们应对天气的不同方法,引起了众多关注。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因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才造就了南北方的不同特色。
我国拥有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南北维度跨度很大,造成了南北方截然不同的气候。在极北处的大兴安岭北段,一月的平均气温只有-30摄氏度。在终南之地的南沙群岛,一月的平均气温却高达 25~26摄氏度,是个没有冬天的地方。气温的差异奠定了中国南北的差异。那是什么造就了气温差呢?海陆间造成的压力驱逐大气,在两者之间的往复,形成季风。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潮湿,自南向北,水汽逐渐减少,冬夏温差不断增加,降雨 量和气温的不同影响了植被的种类和人 们对农作物的选择。 从三亚的热带雨林,到大兴安岭的温寒带针叶林,从热带地区的水稻椰子,到东北的地三鲜……除此之外,南北方的建筑也是天差地别。北方的宫殿、寺庙等建筑多采用鲜明的对比色,如朱红的墙体、蓝色 的琉璃瓦,在冬季单调的色彩中更为醒目。而青山绿水、花草艳丽的南方建筑,则多采用淡雅的色彩,成为一幅背景融入到自然之中。
英国著名文学家巴克尔说:“有四个主要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这就是:气候、食物、土 壤、地形。”泱泱华夏,人多地广。奔腾不息的长江将我国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北文化各放异彩,使我国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辽阔的北方大地上,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草原。牧民放牧,农民耕作,简单自由的生活方式养成了北方人豁达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样崇高,庄严,敦厚,踏实。绿柳轻拂,斜风细雨。在丛林密布,地形崎岖的南方,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十里一个天,百步不同景” 的特色显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人在山水的滋润下多半小巧玲珑, 温柔细腻,他们生活精致,兴趣高雅。南方文化也像流水一般灵秀,柔情,活泼,开放。
南北气候的差异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性格。在北方寒冷干燥、多风沙的天气里,每年可能会有近半年的霜雪天气,人们会经常呆在屋子里独处。或因天高地迥,交通不便,这里的常住民形成了冷静果断、相互照应、重友情重义气的个性。而南方气候温润潮湿,花草争奇斗艳,生机勃勃,使南方人拥有了沉稳、文静内敛、感情丰富且细腻的性格。
自然环境,气候类型,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的差异,铸就了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养育了形形色色、可可爱爱的人儿。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人口的迁徙,南北 的地域文化差异正逐步减弱。各个地区的人们相互尊重,彼此包容,以本土文化为根,吸收各个地区的优秀地域文化,共同孕育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使得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生机勃勃,始终焕发生机与活力。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有了南北差异,中华文化才更加丰富多彩。尊重各方差异,中华民族才更加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