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青山长江大桥零误差合龙
世界最大跨度全漂浮体系斜拉桥成形
推荐表:
本报武汉讯(记者 王一凡)“焊接全部完成,青山长江大桥马上就要合龙了!”凌晨6时多,江面雾气氤氲,湿润的空气中带着些许凉意,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负责主桥钢梁焊接的牛师傅满头大汗地从桥上走下来,回头再看一眼即将合龙的大桥,心里格外亮堂。
5月16日10时16分,青山长江大桥宣布主桥合龙,至此,大桥全线贯通。
“对跨度938米、全宽48米、高度4.5米的薄壁钢箱,双向悬臂实现双腹板对中合龙,并且达到高精度零误差,非常了不起!再次体现了中国设计和中国建造的技术水平!”青山长江大桥总设计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徐恭义兴奋地说。
青山长江大桥是长江武汉段的第十一座大桥,也是长江上最宽的大桥,桥面宽达48米,其设计为全漂浮结构,主跨938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
所谓全漂浮体系,即承重索塔不设下横梁,主梁依靠斜拉索的拉力处于全悬浮状态,整座大桥的荷载就全部通过斜拉索传到索塔,再由索塔垂直传递至基础部位。全漂浮体系斜拉桥可以很好地适应运营工况及温差、大风、地震等外力作用下的位移变形,避免结构共振,达到抗震消能的效果。
据中铁大桥局青山长江大桥项目经理刘承亮介绍,架梁从南北两岸主塔开始,一边拼装梁段一边张拉斜拉索,各分别架设31个节段、张拉31对斜拉索,同步对称向江中延伸,直到跨中合龙。
在合龙之前,大桥设计方就预备了高精度和低精度两套合龙方案,以确保大桥在大悬臂状态一旦遇到恶劣天气也能快速合龙,保证大桥施工的结构安全。
中铁大桥局青山长江大桥项目部一分部项目总工李勇介绍说,在正式合龙之前,项目部就推演了施工作业过程,对每个施工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并制定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向全员交底。
作业过程中,各班组依据项目部制定好的工作清单及责任矩阵,赶在夏季雷雨和大风天气来临前完成合龙作业,不仅确保了特大跨度斜拉桥特大悬臂施工的安全,也实现了大桥主体结构高精度、零误差拼接合龙,顶底板实现全截面完全吻合焊接。
牛师傅从事焊接工作已有30多年,他对记者说:“钢梁的主焊缝施工是关键,选对‘平衡点’很重要”!他随后解释,“平衡点”是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的温差相对稳定,钢梁不易发生膨胀或收缩,有利于焊接施工。
项目部测量团队通过多次测试,最终选定凌晨1点到6点半为“平衡点”,由牛师傅等8位“资深”焊接工人进行作业。经过4天的奋战,主焊缝均达到“一级焊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