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爱起舞 公益不止

——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蒲公英健康成长课堂”

617338892843F86BE2FD37D2E6B_F72883D9_1C3B0.jpg

今年4月,我校红十字会“蒲公英健康成长课堂”项目获得2019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立项,同时我校也是河南省唯一一个入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的高校。  

项目能获批立项不仅是中国红十字会对我们的认可,也给我们很大的鼓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谈及项目立项,蒲公英团队学生负责人王柯昕说。  

扶倾济弱 一心为爱

作为我校红十字会下属的支教团队,蒲公英团队以“公益创造未来,为建设温暖社会增加一份正能量”为导向。蒲公英健康成长课堂作为团队的特色项目,主要围绕“帮扶乡村留守儿童、青少年儿童防性侵、抵制校园暴力以及青少年普法懂法”等主题展开活动。  

2017年11月,“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引出的儿童人身安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之后曝出的多起校园霸凌事件,引起大众广泛关注。“从某种角度来说,青少年、儿童在遇到危险时,辨别不出危险且没有摆脱危险的方法,间接地导致了以上悲剧的发生。”王柯昕说。  

蒲公英15级负责人方秋园曾提议开设“防性侵”课程,但因为防性侵教育方面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各方面条件均不成熟,提议并未落实实施。但频发的青少年、儿童安全事件坚定了团队推出系列课程的决心。16级蒲公英的负责人岳睿锋正式提出推出系列课程的想法,并带领蒲公英团队人员筹备项目。  

2018年4月,“蒲公英健康成长课堂”项目正式推出,并在郑州龙岗小学完成“儿童青春期性教育”课程试讲,受到龙岗小学校领导一致好评。后期,团队根据相关资料以及试讲的反馈结果不断完善课程,目前已形成蒲公英儿童青春期性教育、蒲公英抵制校园霸凌事件——“善待你我,远离霸凌”、“普法懂法与法同行”等系列课程体系。  

百折不挠 坚持公益

蒲公英健康成长课堂”项目从设计到执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王柯昕表示,这个项目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保持项目的特色。在前期筹备课程的过程中,蒲公英团队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相关方面的案例,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制定具体课时安排,希望打造出一套完整课程体系。  

我在支教时有了开展‘普法懂法与法同行’课程的初步想法。”王柯昕说,“支教的班里有个男生特别调皮,经常欺负一个女生。我在制止他的时候,他反驳了一句‘我年纪小,打人也不会坐牢’,我在震惊的同时,认识到对青少年、儿童普法真的是迫在眉睫了。”  

“因为团队里法学专业的同学很少,所以在筹备课程时,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查阅资料、研究相关法律文件。”王柯昕回忆说。  

此外,由于儿童防性侵课程设计的话题较为敏感,团队在筹备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精准地把握“度”。“通过一次次试讲,搜集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课程。”王柯昕说,“指导老师张鹂对课程设计、内容调整方面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团队成员推出系列课程的决心,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情谊,使得蒲公英成长课堂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成果丰硕 爱心相传

自项目启动以来,团队在郑州龙岗小学、郑州农业路小学、大石桥社区、驻马店市汝南县老君庙镇小方村小方小学以及登封市大金店镇太后庙小学顺利完成授课。  

课程实施增强了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也受到了合作小学的重视,防性侵、防霸凌等系列课程成为了一些学校的固定授课内容。“课程逐班推出后,我们就发现学生的保护意识已经明显有所增强。”王柯昕说。  

蒲公英团队的课程准备充分、细致周到。防性侵这方面课程目前对这些孩子们来说确实是很必要。”驻马店小方小学的校长表示也有很多的学校想推出这样的课程。  

项目进一步的推广需要更多人了解它,切实感受到其可行性。对此,团队会借助省红会的力量,联系更多的合作学校。另外,团队表示会尝试联系媒体对项目进行持续报道,立志将项目做成郑州市内知名公益项目,进而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多年来,蒲公英项目的成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7、2018年连续两年被幕天公益评为“优秀团队”、2018年被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评为“优秀团队”。  

怀揣初心,蒲公英项目团队成员们凭借着一腔热血,坚持做着他们热爱的活动,推动校园公益文化的传播以及公益事业的发展。“我们有时会很疲惫,但内心的满足感是其他事情所不能替代的。公益并不是那些富豪才能做的活动,我们普通人亦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让这个世界多一点点爱。”王柯昕说。  

同一个志愿服务的精神世界,同一个关爱少年儿童成长的梦想。蒲公英健康成长课堂项目秉承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积极地为实现更多儿童健康成长的梦想而努力,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越来越多有需要的人,发展地越来越好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