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卖点不断放大
当下,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企业以快速稳健的步伐行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今年一季度,集团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业绩较好,在集团各板块中利润率最高。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集团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确定为三大核心产业之一,并将其作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点,明确发展方向,不断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投入,使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A以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2018年,在“5·31”光伏新政的冲击下,光伏行业重新洗牌,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的企业纷纷倒下,而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利用3个多月时间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平稳渡过难关。
“光伏行业强企如林,市场竞争激烈,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近日,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彭平告诉记者。
虽然该公司生产的电池片已经达到全球光伏行业顶尖水平,但是该公司依然不敢放慢创新的步伐。
该公司试生产的12万片叠瓦电池3月15日成功下线,目前正在进行组件可靠性测试。据了解,这种产品转换率较高,预计5月份可投入量产。
“新能源新材料这一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可能你的新产品还没研发出来,别人已经生产出更先进的产品了。”彭平说。
目前,该公司在西安隆基股份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正在研发具有更高转换率的第三代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电池。“预计新产品7月份可以投产。”彭平说。
如果说创新是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那么对于开炭新材料公司来说,创新就是企业打破发展瓶颈,实现涅槃重生的“利器”。
受生产系统落后等因素影响,开炭新材料公司生产的沥青质量始终不高,而低端沥青主要销往电解铝行业,利润空间有限。
“走高端路线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开炭新材料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开炭新材料公司投入近6000万元对沥青生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我们引进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改进生产工艺,使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上述负责人说。
在提高原有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开炭新材料公司还通过研发新产品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开炭新材料公司正在建设6万吨/年延迟沥青焦及4万吨/年针状焦项目。这是集团和许昌市的重点建设项目。
针状焦是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重要原料,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领域。虽然开封炭素公司控股的鞍山开炭热能新材料公司在国内率先生产出了针状焦,打破了国外垄断,但是国内产能有限,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所需的特级针状焦仍然被国外垄断。
“新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完全对标特级针状焦理化指标进行产品设计,预计建成后生产的特级针状焦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替代进口产品。”上述负责人说。
据了解,新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使开炭新材料公司增加10亿元销售收入,并打通集团煤基炭素全产业链,形成相关企业相互支撑的强大产业优势。
B 创新激发管理潜能
企业竞争,不单是产品的竞争,也是管理之争。今年以来,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企业通过牢固树立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创新管理,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降成本是企业提高效益、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成品率是企业降成本较直接的方法。
开封炭素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严格进行质量管控与考核,使本体成品率比计划高出0.93%,接头成品率比计划高出1.55%,节约成本650万元。
河南硅烷科技发展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控,完善成本管控机制,大力开展节支降耗、修旧利废活动,今年一季度节约成本80万元。
过去,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生产线上有1000多名职工,但只有2个车间,很难实现精细管理。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该公司借鉴帘子布发展公司等企业好的做法,稳步推行车间制改革,将纵向生产大部制改为横向车间制,缩小管理单元。“车间改制后,公司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5.6%,碎片率由以前的0.56%下降到0.46%,产品质量达到行业一流水平。”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生产总监梁红菲说。
C以创新助推高质量转型发展
今年以来,为了建成国内一流最具有发展活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集团不断发力。
2月19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到新能源新材料板块重点企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六个坚持”基本方略,发挥科技创新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主要精力、优势政策、优质资源向核心产业集聚,加快产业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助推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
集团不断提升优质产品产能,扩大生产规模,抢占市场制高点。
今年以来,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投入6000万元用于设备升级改造,以实现产能快速提升。“我们公司电池片产能由140万片/天提升至150万片/天。”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按照集团“上半年开工建设、年底建成投产”的决策部署,该公司积极推进二期2GW项目筹建工作。预计项目年底建成投产后,该公司电池片产能将达到10亿片/年,该公司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效单晶硅电池产品生产基地。
目前开封炭素公司正在加快二期项目建设。预计项目年底建成投产后,该公司石墨电极产能将达到10万吨/年,使该公司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大大提升。
在提升优质高端产品产能的基础上,集团着力延长产业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河南硅烷科技发展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硅烷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价格持续下降。面对种种不利因素,该公司在电子级多晶硅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积极引进硅烷气下游产业化项目,打造微电子、光电子新材料技术研发平台,推动产业集优集聚发展,努力开创集团传统材料向硅基新材料转型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