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轨枕上的人生
——记包神铁路公司副总经理吴真
推荐表:行走.jpg
在人们的印象中“夏顶骄阳两鬓汗,冬踩积雪一身寒”是铁路工务硬汉子们的工作写照。28年前,一个20岁刚出头的小姑娘加入到了包神铁路工务专业的队伍里,把青春和情感全部奉献给了她所忠诚、热爱的铁路事业。
从此,无论是骄阳似火,还是刺骨严寒,无论是风霜雨雪还是披星戴月,28年的时间里,她始终行走在轨枕上,四季与两股钢轨为伴,172公里的铁路线上都留有她的足迹和那些数不清、道不尽的艰辛与付出……
她,就是包神铁路公司主管工务专业的副总经理——吴真。
1991年,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后,吴真来到了包神铁路。来内蒙古之前,她曾想象这里应该是天空蔚蓝、空气清新、草地辽阔、牛羊成群的,然而,当时的鄂尔多斯高原由于土地荒漠化严重,铁路两旁常年是“平沙茫茫黄如天”,狂野的西北风经常夹杂着沙土侵袭着工务人员的作业环境。
“盼望着树叶快点长大吧,能够早点帮我遮挡住风沙”,自小在山东大平原上长大的她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恶劣的天气,第一次遇到沙尘暴的时候,昏天暗地的环境让她感觉到害怕;坚硬的风沙吹打在她的脸上,使她感觉到疼痛。晚上,吴真委屈地一个人偷偷地躲在宿舍的被窝里,边写日记,边抹眼泪。
“想想明天,又是日晒风吹。再苦再累,无惧无畏……追逐梦想,总是百转千回,无怨无悔,从容面对……”就像这首歌词中写得一样,抹完眼泪的吴真选择了坚持继续干,而且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比别人干得更好。
在达旗领工区当技术员的三年时间里,这个爱跟自己较劲的女员工与身边的硬汉子们一样,克服着高原大漠的恶劣风沙天气,将“螺栓涂油”、“安全防护”、“检查线路”等作业任务都轮流干了一番。在作业现场,她亲自“量道尺”、“抡撬棍”、“敲道钉”,将各种工器具使唤得有模有样,很快便成为了领工区的技术骨干。
在冬天室外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天气里出工作业,她操作过道尺的小手已被冻得又紫又红。晚上,吴真躺在被窝里,一边哈气搓手、一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检查了10公里的线路,按照一根25米长度的钢轨需要弯4次腰来计算,我今天一共弯了1600多次腰。”
“作为工务专业的唯一一名女员工,她干活的劲头和付出的辛苦绝对不比男同志少。”凭着坚韧、不服输的性格,她每次都坚持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也赢得了身边同事们的认可。
1994年,吴真被调入东胜领工区,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她坚持主动要求与职工同下线路、检查设备。面对工区管界范围内小半径曲线多、道岔种类型号多、桥梁隧道多、线路设备复杂的实际和夏天水害翻浆冒泥、冬天冻害地段影响铁路正常运输的困难,她身先士卒,带领职工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抓住关键要害、精心养护维修线路,使管辖的线路质量一跃成为段里的优秀路段。
她的日记本上开始记录起作业现场大家忘情的投入和自己如何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场面。
1998年,吴真被调入工务段技术室任工务主管,负责起沿线172公里铁路线上17个车站的工务专业的作业计划、工作验收和考核等工作。多少个灯火通明的深夜里,她仔细审核着、反复计算着、埋头钻研着……
她的日记本上认真记录着自己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反思以及需要改进的管理措施。
2006年至2010年,在公司安质部从事工务安全监察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是她参加工作以来感觉到安全压力最大的时候。面对包神沿线“电气化铁路改造”、“铺设无缝钢轨线路”和“巴图塔至瓷窑湾修建复线”等施工建设中存在的施工条件艰难复杂、作业现场尘土飞扬、施工人员难以防护等监管困难,她不顾肩周炎的发作,忍痛在寒冬天气下连夜进行安全监管,保障了包神沿线一个个施工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
她的日记本上详细地记录着隆隆作响的机械设备对每一处施工作业点的建设改造情况和施工现场惊心动魄的劳动激战场景。
2013年,包神铁路集团成立,吴真成为包神铁路公司主管工务专业的副总经理。
再翻开她那当年写过的日记本,一行行娟秀的字体,记录着她行走在轨枕上的人生足迹和包神铁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迁,也记录了包神人“艰苦奋斗、开拓务实、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