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其所同 敬其所异

“辅导员是一份有着多重角色,无限责任,同时又与学生关系最稳定、情感最紧密的工作,是一份需要我们用心、用爱去做的工作。”自2015年3月做辅导员以来,现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一辅导员的徐梦霖凭着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回报,从学生那里收获了感动。

马有马的精神,牛有牛的韧劲儿。辅导员并不好当,能在一个平凡的岗位默默播洒汗水与努力四年,固然是少不了一股韧劲。对于徐梦霖来说,她看重的是“爱其所同,敬其所异”,她认为,作为一名辅导员要用耐心、细心、责任心、包容心和关爱之心去对待学生,一方面要像朋友一样跟他们相处,另外一方面要像长辈一般包容他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立志从教 逐梦前行

徐梦霖出身于书香门第,教育世家,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她秉承了长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在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下,接受着教师素质的培养,坚定了自己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走上工作岗位后,她更是努力挤出时间看书、多与学生接触交流、积极参与高校教参编排,初见徐梦霖老师就看到她的办公室桌上堆积着一沓沓的文件和一本本的书籍不禁可以想象徐梦霖老师坐在这里工作的样子。

如何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创新工作方法,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是每一位新上任辅导员需要考虑的难题。对此,徐梦霖选择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和科研项目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与比赛,她获得了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河南省本科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帮扶研究》一等奖、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二等奖、第十一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讨会优秀会议论三等奖等荣誉,这一个个沉甸甸的奖项,承载的是徐梦霖的付出与汗水。

四年如一日徐梦霖坚持用真心去温暖学生,用真情去感动学生,用真情和真心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解决疑惑,使他们走出困境,从而实现辅导员的真正价值”这便是她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

亦师亦友 教学相长

在长期的辅导员工作中,徐梦霖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与学生相处方式。在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对于学生的一些“不同”的地方,她会选择适当的宽容,对于“相同”的地方,她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与鼓励,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缩小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与隔阂。

又到一年迎新季,徐梦霖迎来了她的新一届学生,为与新生建立情感联系、熟悉新生的各种情况,完善各项迎新工作,包括及时的答复新生问题、新生报到期间全程跟进、召开新生见面会等,还没开学她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做好大一新生的工作是整个辅导员工作的基础,做好这些工作关系到他们能否对大学学习和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良好的情感基础也有利于其他各项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徐梦霖眼里,这一项项工作对新生入学报道到熟悉大学生活非常重要,自己也非常看重。

2019级新生刚到学校的这短短几天时间里,徐梦霖通过召开班会,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带领各班新生看校园,参观实验室的方式,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生活上,徐梦霖会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住宿情况;在新生军训期间,她还协助教官进行新生的连队管理,新生入学教育,体检和贫困生资助认定等工作,时刻关注学生日常动态及学习生活。

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代沟是无法避免的。代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学生和老师对待问题的看法不同,对于这种情况,徐梦霖会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再慢慢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自己的想法,年轻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能跟大学生产生共鸣,很多想法也就容易接受理解。在徐梦霖看来,现阶段最大的挑战她便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需要去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自己还要抽空不断学习理论知识。通过教学相长,完善自身,她便成了同学们口中 “亦师亦友”的知心朋友。

沛雨甘霖 温暖知心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辅导员工作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喜欢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使他们走出阴霾的那种“传道,授业”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是徐梦霖做辅导员的初衷;只要看到学生有一丝细微的改变和进步都会印象深刻是徐梦霖做辅导员的坚守;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徐梦霖做辅导员的目标。

对于大一新生在大学期间的规划,徐梦霖强调的是因人而异,自己也不会刻意的去介绍某个方向,而是通过引导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结合个人理想,进而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进入人生的新阶段,离开了家人的陪伴,这里就是你们的第二个家,要深知自己依然是一名学生,依然需要去努力拼搏,培养独立的人格,无论如何,我会与你们并肩作战。”徐梦霖深情说道。

对于刚毕业的2015级学生来说,徐梦霖更像一位姐姐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地去面对社会的挑战。在校期间,令徐梦霖最难忘的一件事情是学生在毕业临走的时候,给她发了一条短信,其中有一名学生发了一句:“你是我最好的老师,亦师亦友、亦师亦姐”,见证学生的成长,每次看到学生开心的笑脸,听到他们感谢的话语,徐梦霖都特别欣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在徐梦霖身上我们看到了她对这种心灵美的守护。在教育的天地里默默守望,演绎人生价值的舞台;在付出和给予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无怨无悔,温暖知心,在奉献和关爱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最美辅导员”徐梦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