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军辉:努力实现深度贫困村的“美丽蜕变”

“有过三天两夜的加班熬夜,有过大雪封路断水断电两周的困境。为了更好地做好驻村帮扶工作,他舍弃了很多,顾不上家庭,80多岁的父亲送到了敬老院,上初中的孩子成绩一落千丈,连妻子住院都是邻居大姐帮忙在医院告知书上签的字。”驻村期间,他始终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让一个深度贫困村得以在新时代“美丽蜕变”他就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老城镇陈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南阳理工学院纪委监察处副处长江军辉。

2017年底南阳理工学院江军辉等3名同志受省委委派,赴淅川县老城镇陈岭村进行帮扶工作。这对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江军辉来说,既是难题也是考验。他不负众望,仅用一年半时间就让陈岭村摆脱了“贫困村”的头衔。如今,走进陈岭村,整洁的村容村貌、平坦的水泥村道,村民们喜笑颜开住新房,到处充满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建好基础设施 陈岭村铺平“致富路”

陈岭村距淅川县22公里,距老城镇2公里,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全村135户、人口511人,耕地面积400亩,人均7分8,特别是六组人均不足2分。2017年认定贫困户35户,贫困人口150人,占总人口的29.35%,属河南省新认定的深度贫困村。

江军辉驻村后便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盼的事。当时,因水井被淹没,全村饮水需从丹江库区挑水吃,应急供水问题便成了首个需要急需解决问题。江军辉通过申报深水井及其他配套设施,紧急协调南阳理工学院购买水泵、电缆等,利用原有管道,从丹江库区取水,驻村三天就让村民用上放心水。

为了助推驻村工作开展,深知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江军辉,主动向派驻单位南阳理工学院领导汇报情况,并取得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支持。在土地流转中,让村干部包村民小组,组长包户,通过为村民做思想工作,顺利解决了修路、打井等工作中涉及的占地、放树等事宜。通过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充分利用扶贫专项资金等方式,建立了陈岭村风干鱼厂、200吨保鲜库和村集体杏李合作社,解决了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增加了贫困户稳定收入,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为陈岭村铺设了一条“致富路”,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和赞许。

“淅川县独特的‘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始终贯穿于我驻村工作的全过程。”江军辉说。经过充分调研,村党支部提出了“发扬移民精神,打赢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通过印制宣传标语、老党员老村干部介绍、移民精神纪念馆考察、南水北调学员学习、听专题报告等形式,统一村组干部、党员、贫苦户思想,逐步形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发扬移民精神,能完成南水北调移民搬迁任务,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聚焦产业发展 陈岭村带来“致富经”

到任后,江军辉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按照淅川县及老城镇党委政府发展思路,制定了该村短中长结合的发展思路短线工作是介绍贫困户外出打工并外外出人员提供培训村已落实河南电视台全新开发的“电视媒体+互联网+县、乡、村工作站+智慧”就业终端设备帮助有意愿外出打工村民足不出村就能直接被全国名企大厂录用,并为外出打工贫苦户申请奖补资金。“经南阳理工学院积极对接,上海晨光集团与老城镇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上海和老城镇设立培训及就业基地,目前已培训、就业贫困户400多人次。”江军辉说。

基础设施靠政策脱贫致富靠产业借助新建改造的基础设施陈岭村的光伏产业覆盖3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收益3000元;小红桃产业覆盖3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收益500元;林下套种花生、红薯产业覆盖30户贫困户,每亩收益1000元;发展小龙虾养殖31亩,覆盖30户贫困户。此外,还先后为有发展项目的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免息免担保;通过低保重新认定,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了低保;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办理了社会供养手续,顺利实现贫困村出列。

陈岭村中线工作是发展杏李产业,2020年将进入挂果期,项目见效后每亩收益可达8000元以上,年收入超过200万元。截止到2018年2月12日,全村耕地已全部种植上杏李树苗;2018年12月、2019年3月又进行了补植补造。现如今, 杏李种植已成为陈岭村特色产业,以杏李为主导的林果业在村里发展壮大,成为精准扶贫的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径。陈岭村长线工作为发展旅游业,目前已作出建设旅游示范村规划。

情系村民冷暖 陈岭村迎来新蜕变

农村要发展,产业旺是基础,党建是保障。江军辉把建强两委班子作为首要任务,2018年是陈岭村村两委换届年,缜密安排、精心组织,历时两个月,协助镇党委政府圆满完成陈岭村换届工作,配齐了村“两委”班子。江军辉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移民精神,健全议事程序等规章制度,完善党建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党建活动,有力提升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他还积极发展年轻党员,培养后备力量,近期2名优秀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拟发展党员1名,培养村后备干部2名。 

在江军辉驻村期间,积极协调了十组到主干道、学校到主干道、彭家洼到主干道三个道路维修项目,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问题;申报六组、十组坡度小于45度的荒坡进行土地整理,增加了村民人均用地面积;申报电商平台项目,让群众足不出户可以采购及销售产品;从省体彩中心申请体育器材,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协调南阳理工学院工会开展助老活动,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并进行体检;协调南阳市妇联为陈岭村贫困户小孩开展“代理妈妈活动”,为每个学生捐赠500元及书包、字典等物品,定期开展冬季送温暖和夏季送清凉等活动......

作为陈岭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江军辉,每天吃住在村,各家各户他都去过,也都交谈过,脸晒黑了,人瘦了28斤,但他与村民的关系近了,会喝烈酒,会家长里短,谁家有难事、不顺心事,都会找他聊,能办的事江军辉都会想方设法的为村民办好。贫苦户肖玉兰瘫痪在床,江军辉积极为其申报低保;贫困户姚明德女儿初中毕业无学可上,江军辉协调其到县五中上学;贫苦户全有成弟弟去世,侄子成孤儿,江军辉为其办理孤儿社会供养手续……在江军辉的带领下,在村委会干部的支持下,陈岭村党支部首次荣获老城镇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村支书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淅川县委、政府授予陈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江军辉“最美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千盏灯火收眼底,万家忧乐系心头。驻村期间,江军辉和村民交谈最多的问题便是“两业”即产业和就业的发展,陈岭村村民对江军辉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江书记,你可别走啊”。江军辉带着真情带领陈岭村脱贫, 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陈岭村也将迎来新发展、新机遇、新蜕变。农民是最善良的群体,做了好事,他们都记在心里。通过担任第一书记一职,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每一户贫困户家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锻炼了党性,提升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收获颇多。”江军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