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石化·2018回眸④

转型升级步伐大

——公司炼化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纪实

简短说明
1.这篇稿件是兰州石化报“高质量发展看石化·2018回眸系列报道”的第四篇公司炼化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是重大选题。 2.稿件贴合公司年底宣传回眸系列主题,符合企业宣传重点。 3.文章分为喜报一:大进展——重点项目建设捷报频传,喜报二:大跨越——油品质量升级超前完成,喜报三:大突破——工程建设项目管控有力三个方面对公司炼化结构调整情况层层深入进行介绍,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形象,行文流畅,夹叙夹议,节奏感强,可读性强,并配发图片,刊发后引起公司员工广泛关注。

推荐表:QQ截图20200416161738.jpg

blob.png

结构调整是公司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积蓄发展潜能的必由之路。

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家民强调:“要把炼化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加紧推进,为改善企业发展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8年,公司牢牢把握炼化发展战略调整转型升级的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加快推进炼化转型升级项目,一系列措施高效推进,一个个项目质量受控、进度超前,炼化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

——长庆乙烷制乙烯、24万吨/年乙烯产能恢复项目迈出实质性步伐,催化剂项目建设提速,90万吨/年催化柴油加氢改质项目转入工程实施,机场航煤管道建成中交,300万吨/年重催MIP改造加快推进,40万吨/年润滑油加氢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油品质量升级稳步推进,新建20万吨/年烷基化装置开车一次成功,完成国Ⅵ汽柴油生产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提前4个月实现汽柴油国Ⅵ升级目标;

——工程项目建设高效顺畅,争取总部投资8.8亿元,投资10多亿元建成中交三套微球尾气回收治理等32个项目,竣工验收65项、完成率94.2%。

 

喜报一:大进展——重点项目建设捷报频传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阶段的关键一年,公司精准把握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从实现集团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统筹协调,稳中求进,加快炼化业务持续性结构调整,确保各项目建设绿色、安全、高质量。

规划处处长马建华说:“8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项目、长汀催化剂项目、机场航煤管道项目等支撑公司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集团公司炼化业务转型升级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的8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项目,是国内首套乙烷制乙烯项目。2018年上半年,乙烷制乙烯项目选址方案通过专家评估,项目可研评审工作顺利完成,项目环评工作按计划推进,聚乙烯技术选择工作进展顺利。年底,国家发改委组织了专家研讨会拟将其尽快纳入国家示范项目。

项目建成后,公司乙烯产能将从目前的70万吨提升到150万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率先建成中国石油的乙烯生产航母,并且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产业链整体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汀催化剂项目按国际一流工厂标准开展生产线工程化设计,装置规模为国内单套最大,实现规模效益最大。项目环保设施设计,采用国内最严的环保标准高标准设计,在国内率先开发催化裂化催化剂行业环保新流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近10亿元,将为福建长汀提交税费近1亿元,为长汀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长汀催化剂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提前着手开展项目设计、采购工作,上半年便完成了用地强夯及厂前区行政楼框架及化验设施地基施工工作,同时启动了新员工培训工作。进入下半年后,主要生产装置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外围配套设施建设初具规模,运行体系逐步完善,股权变更顺利完成,截至目前,长汀催化剂基地全面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2018年12月28日兰州石化至中川机场航煤管道工程顺利中交,为公司2018年重点项目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甘肃省重点督办项目,这是公司保障中川机场和西宁机场的航煤供应、缓解公司内部航煤出厂压力的重要渠道。2018年年初,公司以满足区域航煤保供需求为己任,把握机遇占领市场高地,规划建设了从厂区至中川机场的航煤管道。3月份起,项目正式动工,先后完成了黄河定向穿越、山体定向钻等施工作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工期服从质量、技术保证安全、管理必须科学”原则,参与工程建设的所有人员通力协作,克服不利因素,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了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安全、环保、质量、进度受控。

 

喜报二:大跨越——油品质量升级超前完成

 

2018年8月,公司汽柴油产品达到国Ⅵ标准,比国家要求提前4个月时间,满足了西部市场对绿色油品的需求。

“在公司炼化一体化深度优化手段不足,炼油仍然处在以生产汽煤柴为主的短链条层面,炼化一体化的优势发挥不充分的背景下,能提前4个月完成汽柴油国Ⅵ标准质量升级,实属不易。”生产技术处处长谢恒说。

按照国家要求,石化企业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符合国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公司变被动为主动,快马加鞭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工作:

——在国Ⅵ汽柴油质量升级的前期准备阶段,公司组织成立攻关小组,围绕降低总污染物含量提前开始小调试验,针对油品水杂和加剂量等关键影响因素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措施。2018年2月14日第一罐符合国Ⅵ标准的车用柴油产出,标志着公司提前实现了国Ⅵ柴油生产;

——加快120万吨/年重催装置回炼醚后碳五项目施工,制订300万吨/年重催回炼碳五方案,开展干气制乙苯装置双反应器运行工作,优化汽油调合,为国Ⅵ汽油生产储备高辛烷值组分;

——为保证油品质量达到指标要求,公司建立了内控指标,对关键指标进行重点监测,开展降烯烃催化剂工业试验,通过收集整理300万吨/年重催装置试用新剂标定数据,与目前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催化汽油烯烃和辛烷值指标变化,优化管控指标,精细精心操作,加速质量升级进度……

6月中旬,公司进一步稳定催化剂加入量和工艺条件管控,催化汽油烯烃降低明显且稳定保持低位;7月中旬已连续多罐次达到国Ⅵ标准;8月初,炼油厂汽油醚化装置完成换剂和检修工作,开车一次成功,烷基化、MTBE装置也同步完成与新烷基化装置的管线碰头工作,恢复正常生产,具备了生产国Ⅵ汽油的条件;8月15日,公司汽柴油全部按照国Ⅵ标准组织生产;8月20日,汽油烯烃含量达到置换期标准,提前完成油品质量升级任务。

 

喜报三:大突破——工程建设项目管控有力

 

2018年,公司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有力,投资10多亿元建成中交三套微球尾气回收治理等32个项目,完成竣工验收65项,完成率94.2%创近年来最高水平,实现转资21.01亿元……

成绩的取得,与公司2018年狠抓工程建设项目管控,严措施、硬手段、强落实,着力提升专业管理水平密不可分。

2018年,公司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进程,从项目管理总体思路与目标、建设任务、安全质量、投资控制、承包商管理、合规管理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制定了2018年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要点。

一年来,公司通过不断强化关键风险领域“四条红线”管控,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工程监理职责,加快推进项目竣工验收进度,实现了建设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环保、投资、合规整体受控。

公司全力确保安全环保隐患治理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提高各种票证办理效率,为施工项目争取必要的作业时间,突出抓好“四个责任”落实,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及技术方案,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和环保风险管控,加大承包商管理和考核追责力度,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环保和质量全面受控。

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环节,公司提前部署项目竣工验收计划,定期检查工程结算报审及竣工决算审计等各环节专项验收的进展情况,加大竣工验收环节的监督考核力度,在施工合同中增加结算和资料归档的处罚条款,全力打造竣工验收工作长效机制。

一年来,丙烯腈尾气治理、三套微球催化剂废气治理等5个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开展了污泥干化焚烧、橡胶厂涉丙烯腈废气综合治理等12个重点环保项目前期工作,其中7个项目已转入工程实施;完成黄河北罐区搬迁、138/2汽车栈桥改造、轻质油储罐浮盘改造等10项重大安全隐患项目前期工作……一个个项目的定点推进,一项项措施的扎实落地,凝聚着集团公司的巨大支持和无限关心,彰显着公司上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提质增效所作的贡献。

blob.png

                                                        选题策划:李志贤

                                                        选题统筹:吕风巧

                                                           撰  稿: 孟晓玉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