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座大型热电厂将光荣退休
本报讯(记 者 冯韶新)1月18日14时57分,随着两座240米高烟囱爆破倒下,新中国建设的首座大型热电厂、服役66年的太原第一热电厂,即将结束历史使命光荣“退休”。
据悉,太原第一热电厂始建于1953年,是我国“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作为新中国建设的首座大型热电厂,曾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66年来,电厂从最初1.2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小机组到拥有146.1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百万电厂,累计输送发电量1854.92亿千瓦时、供热量3.58亿吉焦,担负着太原市2500万平方米的集中采暖供热任务,为山西省及太原市的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作出了重大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几代太原第一热电厂职工们坚守不变的信念,为此他们一直着力于技术更新、上马新设备、自主研发脱硫装置,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快马加鞭开创先河。凉水池晋阳湖就是太原第一热电厂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典范工程,成为太原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当地市民亲切地称为与杭州西湖、北京昆明湖相媲美的太原“明珠”。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按照“工业搬迁、湖体改造、加强生态治理、建设晋阳湖公园”的总体思路,太原市对晋阳湖片区做出总体规划,要求太原第一热电厂进行整体搬迁、异地建设、产能等量置换。
原国电集团于2013年成立了太原第一热电厂搬迁重建项目筹建处,着力推进相关前期工作;2015年10月,太原市政府与原国电华北公司签订《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搬迁重建框架协议》;2017年4月,太原第一热电厂四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实施全面停运,同年5月22日,原国电华北公司与太原市政府签署《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太原第一热电厂搬迁重建框架协议补充协议》,将框架协议中的先建后关修改为先停后建,太原第一热电厂提前进入搬迁重建过渡期。同年11月,重组后的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对太原第一热电厂搬迁重建工作提出新要求:争取新项目尽快列规,高标准规划项目建设,努力把新项目建设成太原市南部优质示范性热源,为建设美丽太原作出新贡献。
据了解,两座烟囱爆破拆除后,太原第一热电厂已基本全部拆除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