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能源“特困企业”跻身利润大户

乌海能源“特困企业”跻身利润大户(芦明生)推荐表_页面_1.jpg

本报讯(记者 芦明生)在煤炭市场下行期,乌海能源公司利民公司、路天矿业公司、五虎山矿业公司、苏海图煤矿被国务院国资委列入挂牌督办的“僵尸特困企业”,近两年来,这些企业通过优化生产系统、提升装备水平、深挖内部潜力,顺利实现扭亏为盈。2018年,利民公司、路天矿业公司、五虎山矿业公司克服采掘接续紧张、安全环保巨大压力等诸多困难,分别生产原煤180万吨、200.03万吨、174.34万吨,分别实现盈利2.97亿元、1.19亿元、1.039亿元,实现了由“僵尸特困企业”到利润大户的华丽转身。

为推进企业安全高效发展,这些企业在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组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优化生产系统、提升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效。利民公司在II011604综采工作面引进使用5.8米大采高设备,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引进MB670-150掘锚一体机,使单排掘进速度提高25分钟,支护速度提高50分钟,月掘进进尺可达480米,大幅提升了巷道掘进速度和工程质量。利民公司、路天矿业公司引进神东集团快速搬家倒面队伍,大幅缩短了工作面搬家倒面时间,有效提升了矿井生产效率。五虎山矿业公司优化配煤生产,科学组织不同煤种进行配洗,根据提高煤质的实际需要调运苏海图煤矿原煤入洗,主打售价高、利润高的中硫主焦煤,既提高了原煤产量,又提升了生产经营效益。路天矿业公司主动作为,积极寻找深部资源实现增产增效,在1606工作面采用钻探技术布置7个钻场,实施43个钻孔,掘进3987米,探明深部资源储量78.24万吨。按照市场价240元/吨计算,2018年增加效益18777.6万元。

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这些企业深挖内部潜力,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利民公司根据煤质情况,积极调整配洗方案,降低中煤损失2%,产生1050万元经济效益。自行组装完成移动破碎系统,实现了破碎选矸筛上物破碎后二次入洗,使中煤回收率提升了1%,增加经济效益630万元。苏海图煤矿严格把控煤质质量,在清理顶煤、底煤时,做到煤、矸分离,采用多采样、勤化验方式,对剥挖出的原煤、露头煤、过火煤按照硫分、挥发份、粘结和发热量指标对应标准加以区分,确定煤种后进行分类堆放,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