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杨涛:一个用生命筑梦的人

推荐表.jpg

有这么一个人,他将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热爱的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

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的工作地点在变、岗位在变、职位在变,但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品格始终没变。

在他的笔记本上,还有太多的工作尚未完成;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还有太多的陪伴愿望尚未实现,但这一切都成了永远的遗憾。

他叫杨涛,是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设地下空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10月29日,他因突发疾病,救治无效,将自己的生命音符永远定格在40岁。

2002年6月,杨涛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后,进入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现为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地特勘分公司工作,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一步步成长为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院长,先后参与了吉林八宝煤矿、山东平邑石膏矿等20余起矿山事故救援,并担任救援专家,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的抢险救援任务,挽救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的高度认可,同时为国家矿山钻孔救援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17年来,杨涛以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工作热情、过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的好评,先后获得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第二届“最美地质队员”、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全国煤炭系统“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翻开杨涛的工作履历,上面记录了多个“首个”:开创了公司定向技术的先河;将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创新应用于煤矿底板加固和水害治理,为我国保水采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填补了我国多分支水平井地面注浆堵漏技术的空白;在泰安东岳盐矿施工水平对接盐井过程中,成功对接连通两对水平位移都在300米的盐井,填补了公司技术空白;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新奥定向水平连通工程中,带领技术人员使用P-MWD成功完成了连续贯通三口直井的水平对接任务及X型水平井对接任务,这在当时国内同行中尚属首例。

杨涛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技术经验,大胆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2010年7月,完成的《煤层气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研究》报告获得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4月,完成的《电磁波无线随钻测量仪(EM-MWD)在煤层气水平井中的应用研究》报告,获得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10月,被评为总公司第二届“专业技术带头人”;2014年2月,“矿山灾害救援钻探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由他负责的“大采深井奥灰突水机理及其区域注浆改造技术”获评2016年度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100项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

“在他的人生准则里永远只有‘想办法’‘一定能’,没有‘不可能’‘办不到’。”地质集团总经理刘永彬这样评价杨涛。

对待工作,杨涛总是勇挑重担、从不推诿。遇到难题时,他说得最多的是“交给我,保证完成任务”“办法总比问题多”……事实证明,他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尽心尽力用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2013年3月29日,吉林通化矿业集团八宝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杨涛受命前往救援。在赶赴救援现场的途中,他克服长途运输、冰雪路面等多重困难,行程1600多公里,及时、安全地将救援设备全部运抵现场。到达现场后,杨涛不眠不休跟踪钻井进度,在立足实践可行的情况下大胆钻进。经过10天紧张有序的施工,救援钻孔成功打通,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

此次抢险救援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吉林省委省政府、吉林煤业集团、通化矿业集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杨涛是一个勤奋努力、责任心强、注重科技知识创新的人,在定向井、水平井和矿山救援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成绩也很突出。”北京大地特勘分公司原副经理杜兵建回忆道,“还记得在平邑石膏矿抢险救援的30多天时间里,杨涛每天仅休息3个多小时。”

2015年12月25日,山东平邑石膏矿发生重大坍塌事故,逃生通道被阻,多名矿工被困井下。

接到救援命令后,作为现场救援指挥专家组成员之一的杨涛,连夜赶赴事故现场,在近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严寒中,争时间、抢速度,全身心地扑在救援工作上,与各方技术人员不断探讨可行方案。

终于,经过30多天的艰苦作业,克服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巷道随时垮塌等困难,救援通道终于被打通,成功救出4名矿工。

30多天的坚守,不负使命,实现了亚洲大口径垂直救援零的突破。

有句话说得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2018年4月,杨涛担任中煤建工中设地下空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是新兴城镇化体系下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民生、社会和城市的发展。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作为企业的领头人,杨涛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公司全体人员。

走马上任后,杨涛就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加班加点工作,已是习以为常;披星戴月回家,已经不足为怪。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而是以“坐不住、等不得、慢不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中煤建工战略发展规划要求化作雷厉风行的具体行动,及时抢抓机遇,以扎实的业务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水平为基础,积极推进雄安新区市场开拓工作,进一步提高公司地下空间业务竞争力。经过长期准备和不懈努力,在杨涛的带领下,公司成功中标承德兴隆新城绿化项目和承德滦平园林绿化项目,现已进场施工。

“一年来,杨总四处奔波寻找项目、开拓市场,积极与甲方协商洽谈,为项目中标争取每一个有利条件,十分辛苦。”“杨总经常和我们一起干活儿,没有一点儿领导架子。”“他像一家之长关心着我们青年员工的成长。”……员工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里尽是不舍。

杨涛走得太匆匆,短暂的40年,用自己不同凡响的生命宽度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彰显着一个国企好干部的追求。

纵然斯人已逝,但杨涛留下的精神和品质却将在岁月的轮回中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