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中国共成长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了伟大祖国的历史变迁,与新中国一起成长。我亲眼目睹了祖国七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祖国母亲七十华诞到来之际,感慨万千,感到特别自豪!
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的。少年时代,我们和国家一起,经历了经济困难时期的票证年代,粮票、布票、油票、豆腐票,经济短缺,生活困难,吃不饱肚子,饿得浑身浮肿。但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一条心,艰苦奋斗,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祖国也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沿,党中央一举粉碎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伟大祖国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明媚春天。我们国家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历时十年之久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平反复出了,他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复高考。1977年12月18日,我终于走进了高考的考场,开始了改变命运的拼搏。
1978年2月25日,我接到了洛阳农机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被录取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当我用颤抖的双手,打开通知书的时候,激动的热泪夺眶而出,朦胧了双眼。我真正感到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我们的党真好,我们的国家真好!
1978年3月8日,这是一个万物生发、阳光明媚的春天。31岁的我,作为一名大学新生跨进了洛阳农机学院的校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77年我们学校共招收3个系7个专业11个班,每个班40几个学生,共计500名新生,规模很小。校园也很小,只有北院一栋教学楼,南院的2号楼还是危楼,需要加固。今天,学校每年招生一万多新生。扩大了二十多倍。我们的祖国,更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进了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变化,跨入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我是河南科技大学四十年发展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见证人。我用手中的笔和照相机记录下学校历史节点的宝贵瞬间。2002年8月30日河南科技大学成立庆典及授牌仪式在河南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的李克强希望河南科技大学办成国内比较先进,省内居于前列,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在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特有的作用。李克强省长将熠熠闪光的新校牌授予河南科技大学时,我挤在众多记者中不失时机地按下了快门,留下河南科技大学成立时的珍贵瞬间。
河南科技大学的成立,终于圆了河南人的科技大学梦,学校开始了大规模新校区建设,德园家属区几十栋家属楼拔地而起,极大改善了教职工的住房条件,绝大多数教职工拥有两套住房,德园的新房面积都在100平方以上,宽敞明亮。环境优美,我家的住房,1984年住在南院一间窑洞里,1985年搬到4号楼一间半居室,1987年搬到16号楼二间居室,1988年搬到15号楼三间居室,2000年搬到23号楼三室两厅居室,2005年新校区德园分得160平方四室两卫两厅大居室。六次搬家,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好。感到心情特别舒畅,由衷赞叹伟大祖国的巨大变化,我们的生活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