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炉变身现代化展馆——首钢北京园区区域改造现场见闻
告别了骄阳似火的盛夏,首钢北京园区开发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近日,记者来到三高炉改造项目现场,零距离了解它的艺术转身,目前9.7米平台室内装修已完成,正安装卫生洁具,室外混凝土地面正在进行表面处理。而其四个附属馆在5月底作为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石景山区分会场的举办地,已经正式亮相并投入使用,受到首钢内外各界参会人士的关注。
位于首钢西十冬奥广场南侧的三高炉,是首钢老厂区冶炼体系中最典型的一条生产线,在首钢近百年的炼铁发展史中功勋卓著,对国家钢铁产业贡献巨大,是北京乃至全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在园区工业遗存改造过程中,三高炉当仁不让成为翘楚,不久将以一座现代化的展馆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三高炉的改造项目中包括高炉本体、A、B、C、D四个附属馆及地下车库和展厅等,设计上按照静态保护和动态更新相结合的理念,实施了“封存旧、拆除余、织补新”的设计理念。其中“封存旧”,就是通过涂装工艺的研究尽量本色地封存“旧”,表达对历史的尊重。“拆除余”,就是谨慎拆解不必要的构筑,打开工业与自然对话的通廊;“织补新”,就是适度增加的“新”,塑造独具魅力的动线引领观者游走于自然景致和工业遗存之间,完成心底对于基地的虔诚解读。
高炉本体的华丽转身
在三高炉本体改造方面,大量原有的工艺空间被释放为城市展厅。炉体罩棚内标高不同的四个检修平台和原有出铁场平台作为核心空间体验场,提供震撼的工业遗址体验。罩棚外部的六个检修平台则充分提供人和自然及城市的互动空间。空中吧台、秀场、新品发布展示、科普教育、社群交往、文化舞台,在空中呈现。曾经的高空平台呈现出强烈的多维度立体城市意味,多样化的城市行为通过多股动线和原有构筑物有机交织为一体,令工业性最终转化为城市性。
三高炉边改造还边进行了功能展示,2018年11月23日,奔驰新款轿车中国上市发布会在此成功举行,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首建投公司工程建设部王刚介绍说,三高炉有效容积达2500立方米,如此大型的工业构筑物改造为民用建筑物,国内外尚无先例,从设计方案到施工规范无可借鉴,建成后将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是开创历史先河的改造项目。
玻璃景观平台是三高炉本体改造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在标高70.1米的原三高炉炉顶天车梁上建设了玻璃景观平台,外观呈现长方体,其中长度为18.6米,宽度为11.54米,栏板高2米,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此景观平台地面铺设的玻璃均采用的是“单10毫米4层夹胶的钢化玻璃”,每平方米承载重量可达400多公斤,具备极强的耐压耐磨抗冲击的特性;侧面的栏板是“单12毫米2层夹胶的钢化玻璃”;顶部是敞开式的。玻璃景观平台的支撑骨架所用的材料是H型高强钢,形成一个网状平面,安全系数极高。
记者了解到,这个玻璃景观平台是在充分尊重空间场地、综合考虑周边景观、合理利用园区独特资源而设计的,最终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观光玻璃平台。其中,平台中间部分采用了“超白玻”,立面透明栏板360度无死角环顾四周。
登上景观平台,向远处眺望,视野开阔,山峦起伏、群峰叠翠,自然风光秀丽的石景山区首先映入眼帘;向近处观看,无论是素有“燕都第一仙山”美称的石景山,还是首钢滑雪大跳台项目,以及冬奥训练场馆的“四块冰”场地和错落有致的工业遗存等一一尽收眼底,这些景观交相辉映,风景美不胜收。
附属馆造型特异功能多样
三高炉西侧,与之相连的A、B、C、D四个异型馆改造成为了报告厅、展厅、餐厅,现已投入使用。
在高炉附属秀池底部建设停车库,解决工业遗存普遍的停车难问题。而通过与之并置的水下艺术展厅,人们可以浸入湖面解读首钢百年历史,也可和展厅内艺术品互动,亦可与远处伫立的三高炉隔空对话。
高炉南区城市广场,提供了丰富性社会活动场地。贴建于三高炉的四个附属馆中的报告厅、临时展厅、衍生文创产品销售和配套餐厅均脱离高炉本体独立在岸线布置,提供最大化社会活力外溢的可能性,其屋面覆土绿化的形式也缝合了秀池和三高炉之间的空间关系。
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委会在三高炉区域设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石景山区分会场。此次交易会的成功举办,受到主办方的好评。会后,组委会特意向首钢集团致函表示感谢。感谢函中说道:“首钢北京园区作为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石景山区分会场主办单位,展示了首钢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城市更新服务合作伙伴在城市更新、工业遗址再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首钢遗迹织补与冬奥冰雪产业完美链接,宣传了以新发展理念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再造,完美诠释了石景山区分会场‘冰雪机遇与城市发展’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谨向贵公司表示衷心感谢!”
首建投公司在整体项目建设中承担着四个附属馆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中期施工、后期运营等任务。公司工程建设部段若非表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部门通力合作,紧密配合,最大程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工程部技术组负责工程前期内装设计和根据建设方案设计幕墙的深化图及施工阶段落地和设计配合工作;项目组负责工程现场具体进度的把控;规划设计部负责组织设计单位做建筑和机电设计;招商中心负责活动策划;运营部和园区服务公司一起组织各个馆建成后的具体运营工作包括展厅的布置和展厅租赁等。目前A馆、B馆和D馆的建筑和内部装修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并且成功举办过一系列的商业活动。C馆建筑和内部基础设施已经全部完成,首建投公司的招商团队正在接洽一些餐饮知名企业入驻C馆。
四个附属馆整体结构被设计成不规则几何体非常复杂,并且在内外装饰选材方面独具匠心,部分材料采用自主研发,整体效果与众不同。四个馆的施工建设并不容易,由于设计和选材方面的特殊性,首建投公司在施工中的实际困难比以往项目要多不少,再加上施工工期非常紧张,为确保每一个节点的项目进度能够按时并高质量地完成,该公司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部门争分夺秒、竭尽全力完成项目计划。与此同时,各项目组之间、与外单位之间的工作沟通协调、相互配合也通过每周(工期紧的时候每天)的协调例会积极推进。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图纸与实际情况有冲突时,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会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施工现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参与三高炉改造的各项目组成员都是经历过首钢园区冬奥场馆建设的精英团队,当遇到需要缩短项目工期的情况时,大家会将各种例会安排到下班时间后进行,以腾出更多时间去推进工程进度。公司还通过激励制度来激励大家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看到改造项目完美地呈现在眼前时,参与建设的干部职工们纷纷表示,这里的成就见证了大家共同拼搏奋战的美好回忆,每当看到这里的建筑时,都会为自己曾经的倾情奉献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