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油增气降本 整体扭亏为盈系列报道
稳油增气降本、整体扭亏为盈是油田今年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上,油田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扭亏为盈,请看 — —
扭亏为盈,我们的挑战在哪儿
□记者 孙清华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油田要实现稳油增气降本、整体扭亏为盈的目标任务,前进道路上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王寿平在 2019 年工作报告中指
出,要切实找准油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困难和挑战,认清扭亏为盈的重要性。那么,今年实现扭亏为盈,我们的挑战在哪儿?
挑战来自制约油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田忌赛马”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善于从劣势中找到优势。只有直面现实、找准问题,在化解矛盾中摆脱亏损,才能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在错综复杂的宏观大势中,危与机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失去了机即是危,只有迎接挑战,化危为机,才能争取更大发展。
规模商业增储难度大,扭亏脱困基础薄弱的问题一直横亘在我们面前。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张洪安表示,在影响发展的所有问题中,资源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资源储备的丰富程度,对一个资源型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东濮老区经过 40多 年 的 勘 探 开 发 ,石 油 总 储 量 为 12.37 亿吨,但探明程度较低,其中已探明石油资源量 5.93 亿吨,剩余资源潜力巨大,勘探前景广阔。
然而,张洪安说,让剩余石油资源量加入探明资源量行列并非易事。东濮凹陷在经历以构造勘探为主的大发现阶段后,油田近几年在岩性勘探、深层致密油气勘探上下功夫,取得一些成果,但未形成大规模增储上产局面。
普光气田天然气圈闭资源量 8978 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 4122 亿立方米,探明率不足五成。同时,普光气田现有井网控制储量动 用 程 度 差 异 大 ,有 些 气 层 动 用 程 度 达86%,有些气层动用程度不足 15%,部分气井生产剖面不完善,投入开发的部分气层没有产出。
作为油田三大主力探区之一,内蒙古探区油藏主要分布在白音查干和查干凹陷地区。两干地区石油资源量分别为 2.62 亿吨和 2.56 亿 吨 ,探 明 程 度 分 别 为 2.47% 和6.31%,仍具有较大的资源基础。但是,内蒙古探区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内蒙古探区稠油油藏储量基数相对较小,目前动用石油地质储量 271 万吨,占总储量的 0.5%,标定采收率 9.6%。采出程度 3.49%,综合含水率 80.87%,剩余可采储量 16 万吨。稠油油藏随注水开发流体性质发生变化,剩余油开采难度大。
另外,白音查干凹陷稠油主要分布南坡超覆带和北坡古尔构造,断层多、断块小,含油高度低;油层埋藏浅,含油层系单一,油层较薄。
虽然拐子湖凹陷、通南巴区块有了大量 探 明 储 量 ,但 是 探 明 储 量 不 一 定 有 效益。我们要把这些资源全部变成经济可采储量,还需要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去动用这些品位较低的储量成本太高。
勘探对象日益复杂、勘探难度日益加大、油气储量品质变差,这些都是油田无法避让的挑战,而且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问题拖不起、绕不过、躲不开,是油田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必须要过的关口。
资源接替的严峻形势还需我们加倍努力,使其获得根本性改善,从而为做大油气主业提供资源和战场。接下来,我们把更加注重储量品质,不断提高勘探成效,当成我们矢志不渝努力的方向和动力。随之,油田扭亏脱困基础薄弱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挑战来自应对扭亏的能力不足问题还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低成本开发手段不完善,意味着资源接替不足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中原油田作为一个勘探开发 40 多年的老油田,开发中后期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办法和技术“力不从心”。因此,油田整体扭亏为盈要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公司副总地质师李存贵说,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原油田在低成本开发上与集团公司的要求相比,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不仅如此,东濮老区主力油区综合含水率升高,自然递减率加快,采收率较低,增产稳产难度大。如何解决好人多油少、资源匮乏的问题,是关系油田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老套路、老办法去搞勘探开发,必将走入“油枯灯灭”、破产解体的死胡同。
对于油田来说,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要尽快攻克制约低成本开发的重大瓶颈技术。虽然在油田 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科研系统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但是,随着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地下情况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科技创新迫在眉睫。中原油田还有一半以上的油气资源正待探明。要将这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油气资源变成现实资源,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低成本开发手段。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在多个场合提出,盈亏平衡点降下来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深挖折旧折耗、勘探损益、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电费和作业费等重点费用的降本潜力。
中原油田虽然开发基础得到了加强,但是老区盈亏平衡点依然较高,经济可采储量偏低。李存贵说,目前油田存在的资源接替不足、开发基础薄弱、成本结构性矛盾三大问题还未得到很好解决。油气生产单位虽然进一步细化基础研究,实施低成本开发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说,实现整体扭亏为盈的困难仍然较大,进攻性扭亏为盈手段不多,经济可采储量严重不足,实现整体扭亏为盈的基础比较薄弱。对于专业化单位来说,虽然一些单位通过积极强化内功、转变经营方式、拓展市场等有效手段,较好地完成了利润指标,但依旧有不少专业化单位在利润完成情况上有所欠缺。
如何改变这个现状?李存贵说,我们必须提高单井产量,完善钻井配套技术,提高开发效益,优化油田管网布局,减少运行成本,在提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上下功夫。
油田服务保障能力依旧过剩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人力资源处处长刘兴说,2018年,油田全年外部用工达 8923 人,未来油田仍然迫切需要解决人的问题。此外,老区成本居高不下,全员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油田人均油气当量比上游人均还有 70 多吨的差距,人均管井数仅为上游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多创效差,仍然是油田最大的软肋。保障能力富余、人员多、效益差,这些关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关键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油田搭建一体化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内部人力资源有效盘活,实现人员在“三支队伍”及内外部市场之间跨界流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和人才强企工程,队伍素质和人力资源价值得到提高;油公司体制调整到位后,采油管理区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以上。
挑战来自影响摆脱亏损的各种不利因
素仍然存在外部市场发展不平衡是外出创效道路上的绊脚石。分公司总会计师吴玉玲说,开拓外部市场是油田扭亏脱困、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是将油少人多的劣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拓市增效优势的过程。近年,随着油田改革逐步深入,各单位“走出去”的力度增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斩获。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市场竞争仍旧异常激烈。对于油田个别“走出去”的单位来说,在外部市场开拓、外部市场项目运行上经验不足,有的项目延续性不够,运行成本偏高,只有短期收益,没有长期效益。在外部项目创效能力上,油田存在不均衡现象,从这几年的总体情况看,油气服务人均劳务价高于油气开发和公共服务。
吴玉玲认为,虽然外部项目规模收入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数据显示油田外部市场60%的项目只有边际贡献,优质项目较少。240 多个外部项目,单个项目边际利润最高只有 4万元,总体而言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相当多领域缺少核心技术。我们的潜力还未全部发挥出来,有边际贡献有效益的高端高效市场依然亟待拓展。要想改变这个现状,接下来,油田必须调整业务和市场布局,强化品牌引领,强化区域集成协调、业务整体大包和长期项目服务,增加高端服务比重,逐步退出低无效市场,向中石油、中海油等一些高端项目拓展。
安全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勘探局、分公司安全环保总监程振华说,安全生产是油田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虽然一直以来,油田都狠抓安全工作,安全环保工作也的确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然而,我们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油田当前的安全环保工作仍存在不少不容回避的问题,集团公司检查时发现的承包商管理问题,以及发生的非生产性安全事故等,说明我们监督履职不够到位,也反映出部分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差距。个别单位风险管控意识不够,依旧存在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扎实、安全视频监控未实现全覆盖、基层生产作业现场“低老坏”现象依然存在、外部市场安全管理薄弱等问题;隐患治理不够扎实,个别单位重争取项目、轻实施落实,甚至擅自调整内容,变通购置设备,更新办公设施;有的单位在隐患整改时不深不实,仅仅停留在写清列明安全责任条款、摆放整齐应急设备、补全安全培训记录等“打广告”的肤浅阶段;固废处置不够规范,含油污泥等固体废物贮存、减量化工作问题较多,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手段不足,环保隐患日益突出。
对于这些“烦恼”,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正确看待存在的问题,做到进不自满、好中知难,从而更好地推进油田整体扭亏为盈。
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我们在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和利用好我们的优势和机遇,树立敢打硬仗的信心和决心,变压力为动力,在困难中开拓,在挑战中前进,坚定不移完成扭亏为盈的目标任务。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这是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
稳油增气降本、整体扭亏为盈是油田今年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上,油田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扭亏为盈?请看 — —
扭亏为盈,我们的重点在哪儿
记者 孙清华
纷繁世事多方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决胜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让稳油增气降本、整体扭亏为盈的美好图景成为现实,必须找准着力点,
攻关突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王寿平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整体扭亏为盈,为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决定性的基础。那么,今年我们实现扭亏为盈的重点在哪儿?
重点在于强化高质量勘探和低成本开发
集团公司强调,资源短板是上游最大的短板。资源作为能源企业发展的命脉和根基,显得愈加重要。
要着力在高质量勘探上下功夫。对于油田来说,没有资源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张洪安说,目前,中原油田还有一半以上的油气资源正待探明。要将这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油气资源拿到桌面上,需要我们强化高质量勘探。普光气田要着力在外围新区块、新层系寻求勘探新突破,计划部署 4口探井,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 100亿立方米;加强通南巴陆相、海相多层系评价,评价动用已探明储量。内蒙古探区将重点加强沙砾岩油藏有利相带及有效储层预测、主力油层单砂体刻画及有效开发技术研究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油藏认识水平,寻找优质储量。要全力开拓东濮老区上古生界、致密油藏勘探新领域,精选预探目标,精细评价富油聚集区,明确资源接替潜力。
要着力在低成本开发上下功夫。经过40 余年的发展,中原油田面临储量接替不足、采收率较低、增产稳产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油田当前面临的难题,而且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分公司副总地质师李存贵认为,要实现整体扭亏为盈,解决人多油少、资源匮乏、负担沉重等问题,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做强油气主营业务,走低成本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19年,油田将加大储量动用研究力度,提高采收率,减缓自然递减率,保持原油产量稳定,增产天然气 5亿立方米。在内蒙古探区,加大滚动勘探和油藏评价研究力度,优化部署新建产能,形成3万吨原油生产能力。提升普光气田生产能力,加快分水岭、毛坝 7 块、大湾 401 井区等区块产能建设。强化通南巴区块评建一体化部署,快速形成年两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努力建设新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对油田来说,实现主营业务扭亏为盈,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财务资产处处长刘建军认为,必须坚持价值引领、效益优先,壮大科研、采油、作业等骨干队伍,完善低成本运营和高回报投入产出机制,确保老区稳产、新区上产,持续降低盈亏平衡点,使分公司盈亏平衡点控制在 72.46 美元/桶以下,普光分公司盈亏平衡点控制在 696.6元/千立方米以下。
下好科技“先手棋”,才能“一子落而满盘活”。对油田来说,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要尽快让更多的剩余石油资源量加入探明资源量行列。在油田 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科研系统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油田油气领域首席专家、科技处处长蔡其新说,2019年,要深化科技管理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四大科技工程,强化东濮老区效益开发、普光气田高产稳产、通南巴评建一体化、内蒙古探区增储建产攻关,为油田高质量勘探、低成本开发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要想办法把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多出谋,多划策,为油田解决实际问题多作贡献。
总之,油田正处于整体扭亏为盈的关键时期,需要攻坚克难。“坚”“难”反映的是发展的面临的技术瓶颈,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是绕不开、躲不过的,必须破解,必须攻克。
重点在于开拓市场和创收创效
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拓宽市场,增收创效。
油少人多,资源禀赋差,历史包袱沉重,这是制约油田发展的现实问题。 “走出去”是将油少人多的劣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拓市增效胜势的过程。
多年来,油田积累了“走出去”的成功经验,也孕育了市场求生的拼搏精神,各单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斩获。走市场开拓发展之路,是油田的发展战略,也是大势所趋。油田持续发挥“中原气服” “中原服务”品牌效应,外部市场队伍分布在 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11个国家。
分公司总会计师吴玉玲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为亏损而生,市场竞争也不容一个企业以任何理由为借口长期亏损下去。虽然外部项目规模收入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数据显示,油田外部市场 60%的项目只有边际贡献,优质项目较少。我们的潜力还未全部发挥出来,有效益的高端高效市场依然亟待拓展。
要加强市场战略研究,进一步提升外部创效能力。吴玉玲说,我们要始终坚持“轻资产、重技术、高端化”的市场开发模式,保持全员想市场、全员闯市场和全员保市场的激情。我们要调整业务和市场布局,强化品牌引领,提升品牌价值,确保内部市场高效运作、外部市场优化创效。强化区域集成协调,增加业务整体大包项目和长期项目,增加高端项目比重,逐步退出低效、无效市场,向中石油、中海油等一些高端市场拓展。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发挥油田自身的技术、人才等优势,借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寻找高端有效项目开展合作;要通过不断优化,把外部市场做成生命工程、安全工程、效益工程、规范工程、品牌工程、共享工程。
重点在于强化企业管理和基础工作
只有不断提升企业效率、效益和盈利水平,才能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刘建军认为,2019年,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将全面扭亏为盈作为硬指标、硬任务。油田要扭亏为盈,必须拿出革命性措施,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债务结构,突出价值引领,突出精细管理,突出财务管控;强化成本倒逼,强化成本费用控制目标责任落实,强化全过程、全价值链管控,努力确保油气单位完全成本持续下降、原油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各单位、各系统都要牢固树立“以效益论英雄” “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加大降本节支力度,实现降本增效目标。盈利单位要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亏损单位要争取尽快甩掉亏损“帽子”,为油田整体实现扭亏为盈作贡献。
要 切 实 抓 好 基 础 管理,盯住关键环节,在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上下硬功夫、苦功夫、大功夫。分公司副总经济师、企业管理处处长唐立永说,要进一步强化“三基”工作,推动油田“三基”工作向细里、实里开展。加快“两化”深度融合,生产信息化建设逐步从可视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演变,真正建立“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的管控体系。要围绕降成本这个主攻方向,继续强化“一切成本都可控”的理念,挖掘降本潜力,实施精益生产、精益管理,优化经营全过程,严防效益流失。
安全生产是油田生存发展的基石,绿色低碳是油田履行责任的庄严承诺。要想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必须夯实安全这个基石。勘探局、分公司安全总监程振华表示,当前,国家对安全事故、环保事件的追责更加迅速,问责日趋严厉,安全“零容忍”、环保“严监管”已成为常态。对于油田来说,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从严安全管理,推进绿色发展。必须深化HSSE体系建设,领导干部承包重大安全风险点,严格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推进齐抓共管,提高安全环保管理效能。我们要全面落实“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项目 50 项,实现外销油气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重点在于提高党建质量,推动政治优势转化
筑牢油田根基,实现油田长效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聚沙成塔、握指成拳。
在40余年的发展进程中,油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勇立潮头,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建成了千万吨级油气规模的大油田,在我国石油开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书写了属于中原石油人的奋斗篇章。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建质量,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局党委组织部部长王
新平认为,我们必须坚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持续推进人才强企工程,建设政治坚强、本领高强、意志顽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技术精湛、业务精通、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推进政治建设、班子建设、基层建设、廉洁建设、和谐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协调发展,加快推动政治优势向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化。
破题之路,不会平坦。离“整体扭亏为盈”有多远,需要付出的就有多少。千万吨级油气田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并不容易,实现整体扭亏为盈更艰辛。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一场耐力赛,整体扭亏为盈是一场攻坚战,只要我们向着目标前进,向着梦想进发,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整体扭亏为盈的目标。
“稳油增气降本、整体扭亏为盈”是油田今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油田如何抓住战略机遇,实现扭亏为盈,请看 — —
天然气如何稳步增长
记者 曹柠
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能源,是全球最具潜力的主体能源。加快天然气
开发利用,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路径。
我国天然气行业自从 2016 年迎来拐点以来,天然气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供需缺口迅速扩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8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 40%。
2018 年 9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力争到2020 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 2000 亿立方米以上。作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上游
企业,油田要如何实现天然气稳步增长?
天然气稳步增长,须凭借高质量勘探夯实资源基础
善弈者谋势,能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我国天然气行业虽然进入黄金发展期,但是长期供不应求。想要提高天然气自给能力,首先要弥补资源短板,而这离不开高质量的勘探。
油气开发,勘探是“龙头”。对于中原油田来说,天然气勘探的主要阵地在普光气田。据资料显示,普光气田天然气圈闭资源量 8978 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 4122 亿立方米,探明率不足五成。巨大的勘探潜力让普光气田经过近十年开发之后,在高效稳产之路上依旧“底气十足”。
2018年,普光气田的勘探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高品质完成三维地震二次采集 454平方千米,气藏地质认识更加清晰;整体评价矿区内天然气地质资源量约 10260亿立方米;分水岭、须家河勘探实现突破,普光外围生物礁展现出良好的资源勘探前景。
这是普光气田多年来坚持资源为根理念,聚焦高质量勘探的成果。高质量勘探是基于深入开展地质研究、把握勘探规律、掌握满足勘探需求的关键技术的勘探。它助推着气田“生命工程”不断蓬勃壮大,使地下富集的天然气被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
在当前我国油气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对象日趋复杂、隐蔽的情况下,高质量勘探更是气田不能离手的一把“利器”。分公司副总工程师、油气勘探管理部主任李令喜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是高质量勘探的首要任务。2019年,油田将立足盆地自身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成藏规律这一宏观背景,多作基于分析、化验、试验的原创性与基础性研究,从“溜边、找块、填空”的旧思路中解脱出来,多出盆地级、区带级、领域级研究成果,以无限逼近大突破、大接替。
分公司副总经理,普光分公司经理、党委书记张庆生说,要深挖开发区及周边增储上产资源潜力,加快通南巴勘探进程,不断扩大发现面积,提高勘探效率,实现商业突破。跟踪大湾 4井、毛坝 5井和杨柳 1井实钻情况,加快宣汉 1井和普陆 3井施工,深化南部斜坡带飞仙关组-茅口组及普光陆相千佛崖组地质认识。加强普光西块北部井位论证和部署工作,扩大滚动增储空间。
油田“整体扭亏为盈”,支撑在油气,基础在资源。在高质量勘探的强力推进下,富集在大巴山深层地下的天然气资源必能源源不断地被开采出来,造福人民。
天然气稳步增长,须坚持效益开发加快
产能建设油气开发是油田的主业,是油田的立身之本。产量则是效益之源,没有产量一切都无从谈起。投产运行近十年来,普光气田已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 700 亿立方米,外输净化天然气超过 500亿立方米。
2019 年是普光气田投产 10 周年。张庆生指出,普光气田经过 9年多勘探开发,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出现新变化,呈现新特征,必须科学分析,准确研判,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断开创气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普光气田目前面临哪些新形势呢?随着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出现地层压力下降、井口压力接近外输压力、产出水量增加、硫沉积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净化装置经过连续 10 年的生产运行,管线腐蚀变薄,设备老化损坏,导致装置场站检维修工作量大、地面工程施工项目多,生产平稳运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尽管前路漫漫,困难重重,普光气田依然定下了“年 100 亿立方米产能稳产到 2025 年”的目标,2019 年将完成 90 亿立方米的生产指标。在压力和挑战面前,普光气田将如何爬坡过坎,闯过难关?
坚持效益开发是气田长效发展的秘籍。普光气田现有井网控制储量动用程度差异大,有些气层动用程度达 86%,有些气层动用程度不足 15%。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气井生产剖面不完善,投入开发的部分气层没有产出。
针对这种情况,普光分公司开发管理部主任彭鑫岭表示,气田将加大老井措施挖潜力度,强化气田储量动用状况、产能变化、水侵等研究,控制产量递减。通过实施井筒解堵、深穿透射孔等措施,打通未产出气层与生产管柱间的通道,预计可新增动用储量188亿立方米,新增产能 200万立方米/天。
而对于井网控制范围外的储量,对策是部署新井。按照稳产方案,普光气田下一步将部署新井约 20口,同时开展分水岭新区产能建设,预计新增动用储量 552亿立方米,增建产能 33亿立方米。
采气厂厂长张分电说,气田产能二次建设会战的“集结号”已经吹响,部署的 9 口开发调整井和 11 口滚动评价井陆续开钻。作为主力生产单位,采气厂要勇担使命,大胆创新,精准管理,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天然气净化厂厂长曹英斌说,天然气净化厂将根据全年生产任务及上游产能建设计划,统筹优化生产组织,提升异常情况处置效率,保持净化装置稳定运行,确保每天27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处理能力。
在东濮老区,为确保年产天然气 2 亿立方米目标的顺利完成,油田将重点研究气藏富集规律,强化气井生产管理,提高溶解气集气率,保持产量稳定。具体措施是围绕白庙气田、濮 153断块区、文 216断块区开展滚动研究工作,适时开展滚动评价工作,落实优质资源接替。
天然气稳步增长,须依靠接替资源打造产能新阵地
根深方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资源接替永远是油田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油田都坚持把找油找气作为价值追求,大力实施资源接替战略。
2018年,油田获得四川盆地通南巴流转区块采矿权。通南巴流转区块位于四川盆地川北坳陷,矿权面积 1054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底,区块内已累计上报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91.6 亿立方米,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 174.5亿立方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按照集团公司“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战略部署,油田对于通南巴区块的开采规划是以须家河组探明和控制储量为建产切入点,滚动发展,准备新层系,建成产能基地。预计至 2025年,通南巴区块勘探及滚动勘探将提交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600亿立方米,建成 30亿立方米天然气年产能,为普光气田持续稳产提供补充。
张庆生指出,2019 年,油田将在通南巴地区立足上报、复查老井,开展评建一体化部署,计划开展老井试气 5口,落实高产主控因素,力争使这块“处女地”早日成为油田的
资源接替新阵地。另外,普光气田通过强化未动用储量评价,深挖周边滚动开发潜力,打造产能建设新阵地。其中毛坝西块得到高效动用,大湾401 区块长兴组和普光主体南部飞一、飞二段,以及分水岭地区获得重大突破。通过综合评价,可新增动用储量 329亿立方米,新建产能 22.76亿立方米。
大湾区块是普光气田稳产的重要资源接替区,对于普光气田高效稳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普光气田 1-4号连通线工程项目已经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该项目起于大湾 402集气站,终于普光 104集气站,充分利用 1 号集气干线的富余输气能力,解决4号线输气能力不足和净化装置频繁调整的问题,建成之后将有效释放大湾区块气井产
能,有力推进大湾区块增产。
困难与优势同在,挑战与机遇共存。中原石油人曾筚路蓝缕,历尽艰辛,在高山大河间架起高桥,竖起钻塔,建成我国首个年产能超百亿立方米的特大型高含硫气田。
如今,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油田全体干部职工定能同舟共济,再创辉煌,实现天然气稳步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