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无悔处,自是风流

  人物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在哲学上,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著名诗作有《元日》《登飞来峰》等。  


  众口铄金,积毁日已销骨。秋风洗月,青史还留英名。千载之外,万象之中,我于层层迷雾中窥你深情。久闻你不慕虚荣,只一眼,我却窥见了你那千载不靡的风流。


  念往昔,繁华竞逐,汴梁城下千千过往,不及你黄金榜上点点墨痕。及第之身犹贵,先辈提携犹亲。世人皆倚势逐宦海,你却抚袂凭风流,帝京不见君身影,边城远县不朽功。所谓“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你只顾走了一条与世皆悖的路,只留下了一个八大家的文名与一段争论千载的风流。


  出走半生,你从未忘怀那年千寻塔顶的豪情。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六朝如梦的金陵,钟山远望,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像极了你波澜壮阔的一生。世人论你是大宋良相,世人识你作千古奸臣,百千年来,争辩不休。奈何当宋一世,又有几人懂你。二主逸豫 ,你满怀革新之壮志难酬,只得掩身于州部。神宗少年帝王,风发意气,你大笔如椽,万言书朝奏明堂,恰烈臣英主,起而为相,针砭时弊,变法于熙宁。自此,便开始了你那书言不尽的一生。


  当是时,冗兵 、冗吏积弊已久,繁华宋世已是虚名。汴京繁华中,你看到的却是西北的胡尘。“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你不畏人言,拒守陈规,一心变法。你走了一条注定孤独却无悔的路,启程后,尽是大刀阔斧的革新。忽而转首,却发现,昔日谈古论今的好友尽已疏离,欧阳修退隐还家,司马光归乡著书,曾巩早已成陌路之人。保守派安于现状,视你作乱世之奸臣,变法受阻,流民图惊慑帝心,神宗动摇了,你近乎以一人之力与天下为敌。可奈何,神宗一声叹息,你罢相归乡,临江怅望,这春风已几绿江岸。未几,你又返京复相,可局势已倾,加之爱子先亡,你身心俱疲,只得再辞相位。自此,北宋朝堂少了一位铮铮斗士,金陵城中多了一位怡然老者,竟让这钟山的风雨都平添几分诗意。


  荆公为人,其才也难觅,其德亦难寻。世人皆嘲你不修边幅,我却偏认作是你傲视俗尘的风流。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这是临川先生的信仰。千载之后的我们依旧会问,这人生何以无悔?其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吾辈虽不能至,但仍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