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机关职能优化系列评论

评论推荐表.jpg

编者按:随着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持续推进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政策的不断调整,过去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支撑油田全面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转变管理方式、优化机关职能,成为油田推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求解的课题。去年,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就机关职能优化进行了总体部署,今年五月份又集中四天时间召开机关职能优化汇报座谈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油田分公司代表孔凡群在听取了机关各部门的汇报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强调,要按照“引领统筹、指导服务、监督监控”的职能定位,力戒形式主义,把务求实效放在第一位,真正把工夫下在解决实质问题,提高实际成效,做实业务流、管理流、监督流,推进流程再造和责任落实上。

为了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结合油田开展的主题教育,深刻理解推进机关职能优化的重要意义,深化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引领推动局处两级机关进一步优化调整职能,切实把推进机关职能优化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推进油田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油田机关职能优化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提高政治站位 坚定初心使命

——油田机关职能优化系列评论之一

本报评论员

  人们看问题时,通常有两种角度,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一种是站得高,看得远;另一种则是从低处审视,从细节入手,掌控事物发展规律。

  管理学上也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之分,前者大部分决策权掌握在企业高层部门,由其负责配置资源、协调矛盾;后者则将大部分决策权下放给中下层,高层只负责企业的战略引领、长远利益及监管等事宜。前者从一般性问题出发,把问题分解成可控部分;后者从可控部分出发,去构造一个通用方案。

  多年来,油田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油田机关作为枢纽,掌控油田大部分决策权,配置各种资源。从发展趋势来看,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在推进的油公司建设需要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机制配套。压实管理区油藏经营主体地位的前提是机关充分授权、放权,让管理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这就为机关职能优化提出新的命题。油田机关职能优化首要的是认清初心使命,从改革发展大局看待部门工作,清楚部门为什么而设、承担什么样的职责,要从企业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上找准定位,在推进油田“五大战略”“三大目标”和“两个三年、两个十年”的战略部署中把握部门职责。

  油田设置每一个部门都是有目的、有责任、有价值的,这个价值标尺就是在企业发展中干成多少事、承担多少责任、作出多少贡献。这次油田机关职能优化的出发点,就是找回责任、找到职责,支撑油田改革发展、服务生产经营、维护和谐稳定。找不到、找不准初心使命,职能优化就是无的放矢。

  机关是油田改革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各部门部署工作必须自觉对标油田战略目标,构建一套与油田机制体制、发展战略、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工作机制。要防止本位主义、小圈子文化,把职能优化当成一项任务被动应付,做面子上的文章。要克服两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一是职能优化和“三转三创”是基层的事、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二是自己的工作原本就是一流,根本不用转。

  机关还要着眼油公司建设现实,主动作为,主动放权。不能越管越细、大事小事都管,更不能直接代替基层做事,而是要进行有效指导、监督和管控。机关工作也不是越多越好、越忙越好,要防止给基层添负担,甚至打乱基层工作秩序。

在油公司建设中,基层不仅是指令的执行者,还是问题主动发现和解决者,基层职工是价值创造者,是本职岗位最终负责人,这就要求机关充分放权、授权,保障油公司机制真正落地,让油田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着眼油田大局 明确职能定位

——油田机关职能优化系列评论

 

本报评论员

  着眼大局才能识辨大体,明确定位才有努力的方向。深入推进油田机关职能优化,必须站在推动油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思考机关职能优化,定位部门职能职责,才能建立起支撑油田全面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的高效机关。

  推进机关职能优化是油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尽管在五十多年的发展中,油田形成了很好的机关工作经验和管理模式,但是进入新的发展时代,这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方法,有的已不仅不能适应油田发展的需要,反而阻碍了油田全面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瞄准贯彻落实“五大战略”、实现“三大目标”这个中心,按照“引领统筹、指导服务、监督监控”的原则,明确本部门的职能职责,把务求实效放在第一位,真正把工夫下在解决实质问题,提高实际成效,做实业务流、管理流、监督流,推进流程再造和责任落实上。

  着眼油田大局,明确职能定位,迫切需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新实践。观念不变,抱残守缺,或穿新鞋走老路,就不能推动管理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一些部门之所以把不准方向、抓不住要害、干不到点上,关键就在于对油田战略目标理解把握不够深刻,自觉不自觉地陷入部门、系统的具体业务工作中。“三转三创”首先就是转观念,必须要破除旧的、创立新的,否则管理意识就转不了,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也转不了。

  推进油田机关职能优化,需要明确职能定位。作为油田发展的参谋部,机关部门要围绕着核心业务的变革来变革,充分发挥引领统筹、指导服务、监督监控作用,解决基层不能干、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引领统筹就是要引领先进、引领新要求、引领新实践,统筹谋划、统筹推进、统筹运作;指导服务就是区分不同层面的职责职能,制定经营规则、业务流程、规范标准,建立责任体系,探索有效管理,在分业务落实责任、分级负责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服务;监督监控就是要实现全面监督,心中有数,看态势、看趋势,消灭各种风险隐患。

一切管理的基础和观念是责任归位、落实到位。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当前,机关部门更应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肩负起“保障能源安全、建设一流企业”的新时代企业使命,进一步树立系统管理思维,建立一套监督、管控、考核的规则办法,把该管的管到位,做到责任明确、权责对等。要把主体发展权还给采油厂、管理区,这将有利于基层更加自由地、自觉地按照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实现奋斗的目标。而转向服务的机关部门,弱化了直接掌握生产要素的配置权,削弱了官僚主义主观作用,促进了油田更加高效和谐发展。只有如此,组织机构的精简、职能业务的聚焦、效率效能的提升才有了落地的空间,才不是一句空话

 

完善责任体系 强化责任落实

——油田机关职能优化系列评论

本报评论员

  推进机关职能优化,是油田全面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是机关职能优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搞清楚谁来运行、谁来管理、谁来监督,做到“管做分离”,把各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作用发挥出来,效率提上来。

  一切管理的基础是责任归位、落实到位。“责任落地”是机关职能优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核心,是关键。它决定着机关的职能优化能不能深入推进,机关的引领统筹、服务指导、监督监控作用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完善责任体系是强化责任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严格的责任体系作为保障,就会出现权责不清、互相扯皮推诿的现象,责任落实就难以实现。我们要牢牢抓住完善责任体系和强化责任落实这两个关键,建立一整套责任体系,配套一系列工作机制,推动各个业务、各类业务的责任落地。

  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观念决定认识,观念转不了,思想认识就不到位。思想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治站位和工作站位,就不可能认清责任使命,就不可能担负起职责,更不可能保障责任落地。

  机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引领挺在前。对照新发展理念,对照集团公司部署,对照实施“五大战略”、落实“三大目标”的要求,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用“76条”新理念指导新实践,引领新发展。要从油田发展的大局看待本部门的责任,明晰部门在企业治理中、在油公司建设中、在打造一流进程中,肩负的职责和承担的责任。要围绕着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行调整权力责任、促进责任落实、支撑油田全面可持续发展。

  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要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推进机关职能优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权力的下放”,而是机关责任的再明确、再落实。权力本身就是一种责任,是实现责任的手段和工具,而责任的落地是运用权力的目的。没有无权力的责任,也没有无责任的权力。当我们接受权力的时候,就不能说“我只要权力而不要责任”。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开的统一体。

  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首先要厘清部门职责,为部门职能职责找好定位、找好归属,解决职责缺位、错位、重叠、越位的问题。其次,要从核心业务上厘清界面、分清职责、厘清责任,把分级责任落实清楚,让管理责任、管理行为、管理效能相匹配,让分级责任与业务流、管理流、监督流相一致。只有责任到位了、匹配了,才能正确地赋权,才能正确地使用权力,才能打好压实分级责任的基础。

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关键在一级带着一级,要害在层层抓落实。通过层层抓,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头雁效应。唯有如此,才能构建起适应油田新体制机制的,能够充分发挥引领、统筹、协调、服务作用的高效机关

 

突出价值创造 推动流程再造

——油田机关职能优化系列评论

本报评论员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换句话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近年来,油田的改革发展,尤其是随着油公司建设的不断深入,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油田机关部门有些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到位,不能适应油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形势需要。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怎么生产,谈何发展?从目前现状来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进行流程再造,这是三大变革、改革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决定的。

  流程再造,就是用价值创造作为标尺,把生产资料放在价值最大化的环节和部位,形成清晰可见、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业务流、管理流和监督流,做到机关小、平台大、机制活,实现结构最简化、运行最优化、价值最大化。

  管理就是要追求高效,所有的管理都必须是有效管理,当务之急就是要求机关部门找准职能定位,转变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突出价值创造,推进流程再造,做实业务流、管理流和监督流。

  必须明确的是,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成本控制,成本预算也不是把成本管死,而是经营成本,优化调整投资成本管理体系,真正做到算清效益账、多干效益活、多产效益油。要建立投资效益最大化机制,通过科学决策避免风险、避免失误,强化责任落实、考核评价、效果跟踪,把管投资体现到项目的高质量、高效益上。

  在流程再造过程中,要思考完善财务管理的机制和流程,建立一套可以支撑油田新的管理架构的财务核算和经营预算体系。要把准考核政策和策略,要算大账,让下面单位自我决策、自主经营。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要把人配置到最能发挥价值作用的地方,既要从整个工作的角度把岗位设置设置得宽一些,培养更多人才,又要把高素质专业化人员放到需要的岗位,让基层一线成为复合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

坚持把价值创造作为流程再造的标尺,机关少了审批,多了服务,把引领协调、指导服务、监督监控贯穿渗透到全流程,才能让油田活力四射

 

引领融入中心 提升党建质量

——油田机关职能优化系列评论

本报评论员

  油田全面深化改革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党建质量提升是强硬支撑,是重中之重。唯此,我们前进的方向才会更清晰、更笃定,冲刺的步伐才会更稳健、更有力。

  党的建设不能弱化、淡化、虚化,更不能边缘化、形式化。对干部员工而言,它如同空气和水,须臾不可或缺;对油田改革发展而言,它如同指南针,确保正确的航向。

  提升党建质量,要同心同向、精准施策。引领中心、融入中心、服务中心、支撑中心,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是油田党委坚定的初心和光荣的使命;推动党的政治建设落到实处,让政治信仰更加坚定、政治领导更加坚强、政治能力更加过硬、政治生态更加优化,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和不二法门。机关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些主基调,聚焦“1个总引领”目标导向,抓住“1个总抓手”问题导向,发力“9个重点举措”务实导向,助推油田政治生态和管理生态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提升党建质量,要整体部署、系统推进。“高树靡阴,独木不林。”提升党建质量是个大工程、大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机关各部门工作的简单相加,必须聚智谱曲、“多手联弹”。党建工作不是虚的,不是虚功实作,而是要实功细做,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油田机关各部门切忌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要树立“大党建、大政工”理念,在系统推进上动脑筋,在融合机制建设上做文章,发现培养、组织调度、服务依靠各方力量,解疑释惑、查漏补缺,盯牢问题、化解矛盾,共同唱响和谐稳定的主旋律,凝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提升党建质量,要思长谋远、从严督查。质量是党建工作的生命线,唯有从严管理、从实监督,抓在日常、抓在经常,党建质量提升方能形成长效机制,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机关部门要紧紧扭住党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树立“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整体无短板、专项有特长”这一衡量党建工作成效的标尺,打好督查、考核、问责、追责“组合拳”,用“工匠精神”打磨党建品牌,用“钉钉子”精神筑牢党建阵地,党性的光辉,才会在胜利人心头永久闪耀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