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搅欢“一池静水

3、兖矿中国企业记协推荐表3.jpg

兖媒讯 416日,东滩矿生产服务中心编网部部长葛令海在送走又一批“要活干”的职工后,看着自己150多人项目团队有条不紊地进进出出忙碌着,有的去其他项目部“打工”,有的在本项目部安心编网,还有人来自己的项目部“打工”……他禁不住感慨:“这一池静水,算是被项目承包经营搅欢啦!

葛令海是今年东滩矿实施完全市场化后,生产服务中心首批上任的7个项目承包负责人之一。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矿井井下防护用支护产品需要。

井下生产任务紧张时,他们一时忙不过来,只要在生产服务中心一吆喝缺人手,立刻就有其他工作量不饱满的项目部人员前来应征。同理,若某段时间,他们的工作量出现不饱满,也会东挨西问哪个项目部缺人手,好去那里“打工”,或者主动到其他项目部“学艺”。甚至有时候,他们明明人手不算特别紧张,也“雇佣”其他项目部的人来“打工”。其中缘由,该中心主任王广阔一语道破:“他们肯定又在矿上接了其他比这更挣钱的单项工程。”

葛令海对此也毫不掩饰:“那是我们有能力吃更大的‘蛋糕’。承包单项工程不仅让大家多了个‘施展拳脚’的平台,而且还能多挣钱,这样的好差事自然不能放过。”据了解,编网项目部有一支20多人的队伍专门负责接矿上的单项工程。

作为一个有着3万多职工家属的大矿,东滩矿每年大大小小的房屋维修、管道改造等工程,有数十、上百项不等。过去,矿井的大部分工程要委托外部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每年的外委费用近千万元。

本着降本提效、挖掘队伍潜能的原则,这个矿早在2014年就成立修缮专业市场,对不涉及资质的工程进行矿内招标。他们还鼓励当期没有竞上标的单位,以单纯输出劳务的形式“加盟”。

“实施完全市场化后,大家创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我们再也不用为单项工程没有人干发愁了。”说起各项目部主动揽活的现象,该矿总会计师陈克斌喜不自胜,“矿上只要有单项工程,有能力的队伍都想承接,一来增加职工收入,另外还减少了矿井支出,真正实现了双赢。”

4个月,该矿先后对36项地面工程以招投标方式寻觅到“良主”,仅工程费用一项减少支出47.118万元。承接下项目的工人工资,人均多出几百元不等。由此,该矿外委工程的“肥水”流进了自家田。

                                   (袁媛 盛玉强 付芝子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