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慢火车为脱贫加速度

——田间蔬菜坐上‘牛车’变身摇钱树”

简短说明
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也是新闻媒体讲政治、坚持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这篇消息聚焦铁路扶贫的主题,记者报道深入一线,深入村屯,挖掘深入、描写细腻、情感真挚,是一篇生动的新闻消息,刊发后获得很大反响,相同的人物故事并在央视播放,得到了广泛关注。 1.主题宏大,立意高远。消息聚焦贵州三姐妹通过铁路“牛车”卖菜走上致富路的生动故事,以小见大全面展示铁路扶贫的生动实践、典型案例和动人画面,宣扬社会正能量和好声音。 2.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消息以贵州深山三姐妹,是中国贫困地区广大脱贫群众的缩影,他们的奋斗致富故事真实感人,感染力强,让人引起强烈共

推荐表1.jpg

“今年菜市行情好,我们可赚了不少钱!” 2月 26日上午 10点,在安龙站站台,杨南琴和两个姐姐麻利地把 10 多筐蔬菜装上火车。4 个多小时后,她们将把菜卖到一百公里外的田阳县。

杨南会、杨南秀、杨南琴三姐妹是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德卧镇团山堡村人。当地土壤肥沃,雨量充沛,蔬菜产量大,被称为“蔬菜之乡”。过去由于路难行,交通不便,好多蔬菜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

1997年,南昆铁路开通,穿村而过。为方便职工通勤和沿线群众出行,集团公司开行了一趟通勤车。杨氏三姐妹了解到百色田林蔬菜行情好,便做起了蔬菜生意:“像白菜在当地只能卖5毛钱一斤,到了田林那边能卖到2块钱,坐上家门口的火车就能挣到钱!”

三姐妹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田里收好各种青菜,用三轮车拉到安龙车站,搭乘铁路通勤车去田林, 800多斤蔬菜一到市场就被抢购一空。

随着销路被打开,三姐妹的生意越做越大,自家种的蔬菜供不应求,便到镇上收青菜去卖,赚取差价。同时,她们根据价格变动情况,调整蔬菜供应,品种由开始的一两种增到十多种。

“一趟车的货,每家分下来能挣三四百块,一年能挣四五万块。”大姐杨南会说。如今,三姐妹各自建起了小洋楼,买了小汽车,9个子女中有4个上了大学。在她们的带动下,其他农户也纷纷做起蔬菜生意,目前,山堡村通过通勤车贩菜的农户已达5家。

二十多年来,三姐妹几乎每天都在跟这趟通勤车打交道。当天去、次日回,如此循环往复。“我看着她们从20来岁的小姑娘变成了孩子的奶奶。”通勤车列车长黄敬强说。

前几年,通勤车条件改善了,开行时间也固定了。“以前这趟车挂在货车后面,车窗开着,几个小时坐下来,脸上都是煤灰。最怕的是车晚点,到田林后菜市都收摊了。”杨南秀操着一口贵州腔笑着说,“现在车厢干净,还有空调、冰箱等,就像坐在家里一样。列车也准时多了,下午开市前就能赶到田林。”

如今,这趟通勤车已经成为惠及沿线百姓的公益性慢火车,在解决南昆站区职工通勤问题的同时,也给沿线百姓带来了致富的希望。“虽然这趟通勤车是慢吞吞的‘牛车’,但在我们姐妹心里,它就是走出大山、摆脱贫穷的‘致富列车’!”杨南琴笑着说。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