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人李明佳!找你29年,想对你说三个字……

简短说明
该报道通过记录一位老人借助媒体寻找铁路恩人的过程,传递着质朴无华的人性之美,带给读者久违的感动。 ①本报首发,题材感人。该作品全面展现了79岁的张日群因为20元恩情,执着寻找铁路职工李明佳29年,只为当面说一声“谢谢”。两位老人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彰显时代主流,有力的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践行“四力”,融媒传播。收到张日群老人寻人求助后,我们第一时间踏上寻人之旅,连续寻找半月,终于找到了李明佳。为扩大新闻效应,从发布寻人启事、踏上寻人之旅到找到李明佳,我们根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特点,制作多种版本的新闻产品,实现一次采编、多元生成、多平台分发。该报道既展现了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氛围,

推荐表1.jpg

11月2日,坐在从柳州驶往南宁的D8493次列车上,79岁的张日群看着窗外的景色,双手在不停地摩挲着手中的矿泉水瓶……这一天,她即将见到一位让她牵挂了二十九年的“老朋友”——铁路退休职工李明佳。

李明佳是谁?他为什么让年近八十的张日群惦记了近三十年?他们的故事,还得从1990年说起……

1990年秋,张日群从贵港乘坐火车到南宁,不料在旅途中所带近百元现金被盗。虽然报了警,但她丢失的钱财并没有找回来。身无分文的张日群拖着行李走出南宁站, 人生地不熟的她不由悲从中来,蹲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中年男子从张日群身边经过,看到她哭得如此伤心,便上前询问缘由。得知她遭贼偷盗,没钱回家时,男子毫不犹豫从腰包掏出两张 元钱递到她手里,叮嘱张日群买票回家,随后这名男子就离开了。

张日群从车站旁的商店店主口中,打听到好心人的名字叫李明佳,在铁路工作。人生地不熟的她,拿着10元钱, 不敢乱跑,当即购买了火车票返回贵港。她想着以后一定要找机会当面感谢李明佳,不曾想到,这一声“谢谢”一直没有机会说出口。

二十九年里,张日群从未停止过寻找李明佳的脚步: 每次来到南宁火车站,她都会向车站工作人员打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李明佳的人。但每次都无果而返。

爱心接力,李明佳在哪里?

岁月在张日群身上留下烙印,但寻找李明佳的念头却从未改变。由于多年寻找未果,她开始向媒体求助,希望能帮她完成心愿。

10月23日,人民铁道、南宁铁道及南国今报微信公众号都发出这篇寻找铁路职工李明佳的微信推送,一时间路内外的好心人纷纷转发。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记者也加入到这场爱心接力中,一条寻人启事牵动众人心, 陆陆续续有不少关于李明佳的线索,但经核实一一被否。

在寻找李明佳的过程中,记者发现,铁路职工帮助他人的暖心故事还有许多,在他们眼中,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其中,一位原在南宁车站总务室工作的李明朝老人,工作时就帮助过不少旅客。听说张日群在找好心人,李明朝说道:“这都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

李明朝老人也告诉记者,他曾经在南宁火车站,帮助过一位在年龄、身材、遭遇等情况都与张日群相似的女同志。就在大家觉得无限接近寻人成功时,张日群却给了否定的答复。老人看了李明朝的视频后,否认了,因为当年帮助他的好心人是桂平口音。

寻找李明佳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根据新线索,记者把搜索范围从南宁火车站拓展到南宁铁路地区其它单位, 经过不懈努力,在南宁车辆段找到一名籍贯为广西桂平的退休铁路职工:李明佳,他当年工作的地方就在南宁站附近。

记者将李明佳的信息反馈给张日群,并让他们通了电话。当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乡音,张日群老人肯定地说:“就是他!”

找到了恩人,张日群迫不及待地动身,要把她藏在心中二十九年的“谢谢你”当面说出来。11月23日14时38分, 张日群乘坐动车从柳州出发。二十九年的心愿即将实现, 她多么希望列车能开得再快些。

在集团公司工作人员的帮助下,16时55分,张日群迈着急切的步伐,走进南宁车辆段退管会,见到了她挂念已久的恩人——李明佳。此时此刻,她已是泪流满面。

二十九年沧海桑田,李明佳已变了模样,但那熟悉的声音和神态,让张日群无比确定,眼前人就是曾经帮助过她的好心人。

见到张日群,李明佳也非常开心。两位老人促膝而谈,回忆起1990年秋天发生在南宁火车站广场的暖心事。

这一次,张日群道出了她执着寻人的原因:“或许 块钱数目不大,但是对于当年的我来说,这就是救命的钱。如果没有这20块钱,可能我就要饿死街头、回不了家, 我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没有人照顾。这 块钱,等于救了我的命,救了我孩子的命。这份恩情我不敢忘!”

面对张日群激动的连声道谢,李明佳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说:“谢什么,这块钱又不是什么大钱,让你记了这么些年。”

两位老人谈起以前在桂平生活,发现两人还同上过一个小学。

见面是短暂的,但对于张日群来说,她完成了心愿。李明佳接受了张日群的谢意,但他并没有接受张日群给予的锦旗和礼金,因为李明佳认为,对于铁路职工来说,帮助旅客是本职工作。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