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霞客”是怎样炼成的





  “跋山涉水,只为获取第一手资料;孜孜以求,志在从数据中探寻奥妙。面朝黄土,让现代农业更加绿色;学以报国,推动人地关系更加和谐。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你是新时代的‘徐霞客’。”这是第二届河南省“最美大学生”入选者之一何海珊的颁奖词。4月27日晚,齐聚十位“最美大学生”的郑州演播厅星光熠熠,我校环境与规划学院2015级地理科学实验班何海珊在“最美”的舞台上,捧起了属于自己的“最美”奖杯。
  女“霞客”的地学修行路跋涉崇山峻岭,踏遍泥泞曲径,探寻这片土地隐藏的真知。这是历代地学人的前行之程,也是女地学人何海珊的奋斗之程。“‘面朝黄土背朝天’不仅仅是农民的日常,也是实地探究的地学人的工作。”何海珊用这样一句话表达自己的身份。
  地学实践中,何海珊对2017年的全国地理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实习经历记忆犹新:白天在山林水涧跋涉,夜晚汇总并作分析汇报。野外暴雨频发,小组成员们挽起裤脚,扛着设备物资,有一次走了近四公里的山路才回到宿营地;大二暑假,何海珊与同学成立绿色地球代表队,深入兰考农村,探究农户行为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调研中频发的意外也时刻挑战着这个柔弱的南方姑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野外实习的经历给何海珊带来了诸多收获。“地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学科更是应用性学科,实习让我对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何海珊如是说道。
  “新时代地理学的到来,意味着以定量化为主题的地理学研究华丽现身。”地理学专家傅伯杰院士在新时代地理学背景下提出的这句话让何海珊认识到融合性学习的重要性。秉持这一理念,何海珊数次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且取得不俗成绩: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第八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通过参赛而自学的相关编程也被她应用于地理科学研究,取得四项软件著作权、一项专利。“我想要像李四光所说的那样,‘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这便是我行走的意义。”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地学发展贡献中原力量,何海珊的话掷地有声。以己之身做学子榜样、树国之栋梁,何海珊用付出与成果诠释了“出彩”的意义。
  颁奖典礼中的“意外”
  “当我被通知入选‘最美大学生’并被邀请录制颁奖典礼时,那一刻着实吃了一惊。”得知入选“最美大学生”,何海珊在喜悦之余还有些懵,在这个低调沉静的南方姑娘眼里,自己仿佛和“典礼”“录制”这些词相去甚远,“或许是因为自己大学生活的中心是自习室和实验室。”这个略有些腼腆的女孩笑着说道。
  怀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何海珊还是根据节目组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节目摄制的流程。练习发言、整理装扮、舞台彩排,在慢慢熟悉这些陌生环节的过程中,何海珊逐渐将情感融进舞台,与学子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不会尴尬,也没有不好意思,只是想和大家共享自己的小小经验。”即使身处灯光璀璨的舞台,何海珊仍不忘贴近观众,为学生提供帮助、带给大家正能量。
  颁奖典礼前,何海珊最担心的是发生意外状况,“害怕自己失误影响节目录制。”而在颁奖典礼现场,最大的“意外”还是出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竟然亲自来到了现场并给自己颁奖!原来,这一切是节目组悄悄为海珊带来的惊喜:在未让海珊得知的情况下,节目组秘密为母亲安排了来往郑州与深圳的行程,并让母亲为其颁奖。“那一刻我脑袋‘嗡’的一下就定住了,想着妈妈怎么会过来?她不是应该在深圳吗?紧接着是漫上心头的喜悦:想到妈妈这么多年为我辛劳付出,和她共同分享此时的快乐是多么幸福!”那一刻,激动的海珊饱含着喜悦的泪水,和母亲相拥。重逢、见证、喜悦相互交织,这对相互扶持、共度岁月的母女让现场所有人潸然泪下。
  大家眼中的何海珊颁奖典礼上,除作为主角之一的何海珊,现场处处有着河大人的身影:志愿者、主持人、工作人员,他们以观众的身份为何海珊喝彩,用学子的身份彰显着河大形象。“海珊的事迹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大家的掌声是感动,更是祝福。”环境与规划学院2015级辅导员韩晓静感慨不已。
  “海珊是一个超级自律、执行力很强的人。”作为何海珊的室友,环境与规划学院2015级陈俊良见证了她大学四年的历练旅程:不论寒冬还是酷暑,何海珊总是雷打不动地去自习室与图书馆学习;结束学习回到寝室,何海珊总会一项一项地完成自己的预定计划后再休息,而那时已是凌晨;每次上课何海珊总是坐在第一排的那个人,尽管有人并不理解,她却并不反驳,只因她坚信行动会是最好的证明。积年付出终得回报,2018年何海珊确定毕业后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我相信,这并不是终点,而是我的新起点。”何海珊谈及未来,向往而从容。
  “理想坚定,奋勇拼搏,展现‘养正毓德、经天纬地’地学精神”是环境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闫峻对何海珊的评价。在闫峻看来,和河大一起成长起来的环境与规划学院需要更多像何海珊一样的学子积极进取,为河大争光、为中原添彩。
  作为颁奖典礼当晚的参会嘉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功奇对何海珊入选河南省“最美大学生”第一时间表示祝贺:“何海珊同学的事迹很励志、很感人、充满正能量,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大学求知精神以及河南大学赓续百年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何海珊同学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希望大家都能从她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努力学习、努力研究,争做新时代的出彩青年!”孙功奇指出,百年河大薪火相传,何海珊正是河南大学优秀学子的代表之一。未来,河南大学将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照学科特色与培养计划,努力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科研创新等综合能力,为学校建设“双一流”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