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故乡

六月,气温骤升,天气沉闷,空气中一股股热浪蠢蠢欲动,叫人难忍,不禁想起故乡夏日,风轻云柔,柳绿水长,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叫人不得不念。

故乡是一个三面环水的美丽小城,小城不大,方寸矗立,三面临水,清新不俗,舒适宜居。每逢夏日来临,故乡的天格外明亮,一朵朵的云清晰可见,天空笼罩着城,水中倒映着天,天与云与水清一色的蓝,清新凉爽。河畔的柳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绿丛间熙熙攘攘着许多夏虫,遍地的花姹紫嫣红,引得飞蝶翩翩起舞,一切美好如画。在夏日乘一叶小船于水中前行,看得见湖中的无名小岛,穿过几个桥拱,有众多水中雕塑,栩栩如生,多划几圈还能见识到九曲桥的魅力,九曲深处隐着老庙,老庙中有一尊硕大的孔夫子石像,手拿书籍,面容祥和,像是在为小城的人讲述书中的奥秘。小城人家有孩童逢考时,大人总会来求拜。老人说,小城古时为陈国,孔子讲学途经老庙城墙,曾停留了几日。多年后,老城墙早已搬迁,灰土之上却依稀看得见马车驻扎的痕迹,在夏日的骄阳下散着幽香古韵,似雾似霜,迷幻濛濛。直到现在,我依旧喜爱走在老庙前的石板路上,吹着盛夏的晚风,看看桥下的湖水,吹吹湖岸的清风,散去一天酷暑。

小时候,我最喜夏日,整日里都是晴天,约上三五伙伴肆无忌惮地玩。那时候喜欢的游戏很多,跳格子,扔沙包等都百玩不厌,渴了就跑到小商贩那儿,背着父母偷偷买上几支冰棍儿吃,便是心满意足。偶尔兴起,还会跑到小河旁去捉蝌蚪,幸运的话还能捉到小虾,把蝌蚪养在塑料瓶里,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有了短短的后腿,心里分外开心,最后再把它们都放回河里。十二三岁时,正是心性顽劣的年纪,和朋友们相约跑到水上栈道,玩闹嬉戏,在水里的木墩上跳来跳去,常常会坐上老伯的船,用力踩板踏水,飞快行进在水上,误入藕花深处,便探出半个身子摘水中的藕叶,戴在头上,再摘几朵新鲜的莲子,甘甜可口,一行人看着天,唱着歌,吹着风划向河水深处。兴尽归来,恰逢骑着三轮叫卖冰糖葫芦的小贩,一串七颗,山楂丸圆润饱满,裹上一层鲜红发亮的糖浆,滋味酸甜,丝毫不输老北京的风味。

印象最深的还数夏末,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正午酷暑难耐,家里总会做凉面条来解暑,把面从热气腾腾的锅里捞出后再过遍凉水,浇上香味浓郁的汤汁,配上一块沁甜的冰镇西瓜,是故乡夏日不可少的美味。茶余饭后,总有遛鸟的老爷爷静坐水边垂柳下,听水声潺潺,看细石游鱼,还有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坐在一起打扑克,唠家常,乘着水边的凉风,一晃就是一日。待到夜幕降临,湖边垂钓的人儿,已是收获颇丰,整理渔具,就满载而归了。简单的晚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爷爷光着膀子躺在藤椅上给我讲家乡的故事,奶奶晃动蒲扇在一旁轻声附和,我听得入迷,直到倦意袭来。

夏夜里的月光清幽皎洁,藕塘里花荷渐渐睡下,湖面上满是星辰随波浮动,柳梢头下,微风轻拂,一丝清凉掠过,摇曳着季节的思念。每逢夏日,我总会想起在故乡的日子,如此的惬意舒适,特别是傍晚时分,环城湖上,灯照亮水,水倒影灯,蟋蟀叫暑,蛙声一片。故乡夏日,一个多情的季节,金阳中有它的温度;流水中有它的声音;微风中有它的清新,景明清韵,恬静闲然,人暖情深,如雏菊般散着淡淡清香,怎能叫人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