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手



  很多提及奶奶的文章里,作者都会夸赞奶奶年轻时的容貌,纵使容颜老去也风韵犹存。我的奶奶,称不上漂亮,眉眼之间藏尽艰辛。她已年过花甲,美的定义在她身上从来不是灵动的双眼,弯弯的吊梢眉,乌黑浓密的秀发。她的美是饱经风霜的沉淀,腰背佝偻,满脸皱褶,灰白的双鬓,还有渐渐畸形的双手,那是为人敬仰的美丽。
  奶奶的右手食指蜷曲着,指甲只有极小的一点,像是极不情愿地粘在上面,骨关节突出,薄薄的枯皮后隐隐看得见血管脉络,整根手指不协调地存在于右手上,我记得第一眼注意到这根“丑陋”食指的时候被吓得不敢和奶奶说话,和奶奶渐渐生疏。每次奶奶热情地伸出右手要牵扯我的小手时,我总会不自觉地后缩,她就索性一把将我抱起,走向回家的路。待我长大一些后,脱离了对奶奶食指的恐惧,忍不住问了奶奶食指畸形的原因。我永远记得那个午后的场景,奶奶坐在小马扎上平淡地讲述手指的过往,眼神里满是无奈和悲伤。在那贫困日子里,没有什么文化的奶奶只得在天地抛洒汗水,积劳成疾,手指常常痉挛,在吃饱穿暖都很困难的年代,去医院看病更是奢望,后来她还是用这双经常痉挛的手干活,直到青筋扭在一起,再不能伸直,便成了如今这般模样。几十年来,她从未因这根弯曲畸形的手指耽误干活,大小家务都有她的身影,一辈子全心全意地操劳这个家。
  奶奶唯一的爱好是听播放器里的京剧选段,只是她不认识字,不懂得那些复杂按钮的含义,总是拿来让我帮她调试,反复几遍的演示耗尽了我的耐心,她还是一脸不解的样子,我总会不耐烦地走开,留她一个人在那里不知所措。奶奶,是家里最疼爱我的那个,也是最能包容我的那个,从未对我吵骂,只是默默地忍受我的小性子。她是个不识钟表的老太太,却能在我放学前的半小时走进厨房,操刀忙活各种各样的饭食。把精挑细选的蔬菜,仔细比对的鲜肉,做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能尝到她细心做好的热乎饭菜,美味至极。如今,我无比奢望回到那时的日子,想念她细致的照料,可口的饭菜,还有她嘴角的微笑。
  长大后,我只身一人来河南求学,面对陌生的环境,难以适应,每晚都会和奶奶通话,诉说无助与思念。奶奶总会轻声细语地安慰我,鼓励我慢慢适应,学着独立。后来,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各种活动让我应接不暇,每天忙于教室和宿舍之间,充实而有趣。我却少了很多和奶奶通话的时间,想念她的次数也被忙碌的生活吹散。每逢周末,奶奶总会打电话给我,关心我的身体,饭食和穿衣,一遍遍的叮咛,一句句地嘱咐。
  这个寒假,我整日地呆在奶奶家,天清气朗时,她总爱叫我陪她到街上走走。年迈的她走路稍显费力,腰佝偻着,拄拐的手微微颤抖,一路上我紧紧地握着她畸形的手,搀扶着慢慢向前。我看着她努力的样子,心头浓浓一股酸意。她拍拍我的肩膀,脸上洋溢着幸福骄傲的微笑,眼角的皱纹像是秋日满菊一层层向上托举的花瓣。辛勤一生的她,终是老了。我紧握着的这双手,冬日里为我洗过尿布,尘土中曾将我扶起,做了无数桌的美味佳肴,炮竹声中硬塞给我红包,严寒时用手温暖着我,拿着毛巾细心给我擦干湿漉漉的头发,受委屈时为我抹去泪水,让她骄傲时摩挲我的肩膀……这双手,是我生命中与众不同的存在,它不美甚至畸形,但是它包含着对我的深深挂念。
  奶奶是我身后永远的坚强后盾,她把所有的爱倾注在我的身上,在她的眼里,我永远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但是她眼里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已经体会到了她的含辛茹苦,感受到了她的无限宠爱。悠悠十八载,奶奶畸形枯手给予我的爱,如风而似雨。接下来的日子,换我照顾她。如果可以,我愿意陪在她的身边,握紧她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