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奇迹源于专业





  2018年5月14日,载有119名乘客的川航3U8633从重庆飞往拉萨,起飞一个多小时后,飞机突然挂出“7700紧急代码”,要求紧急迫降。经过数小时颠簸后飞机终于安全降落:驾驶舱支离破碎、风挡玻璃爆裂脱落、驾驶员满脸伤痕…,这场万米高空上的意外,以所有人平安落地的奇迹震惊世界。时隔一年,川航3U8633航班备降事件被搬上银幕,以电影《中国机长》的形式与全国观众正式见面,其与《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并称为国庆档爱国电影三部曲。
  空难题材电影吸引大批观众奔赴影院,为真实还原空难现场,剧组在拍摄《中国机长》期间使用1:1模拟飞机道具,最大限度保证影片效果。通过飞机遇险和地面安全中心调度两条故事线的交织,《中国机长》完整呈现了当年川航3U8633上的生死一刻,紧张刺激的节奏、惊心动魄的画面、极具冲击性的镜头、演员的全明星阵容使该片看点十足,自上映以来《中国机长》电影票房已破28亿,中国机长、中国乘务圈粉无数。
  这部影片没有主角,飞机上的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见证者,都有惊慌失措的瞬间、畏惧死亡的本能、劫后余生的欣喜,机长与乘务人员超越了人体惯性反应,用冷静、沉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解救自己和乘客。当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飞机突然失控剧烈反转时,乘客连连惊叫、无助痛哭、蜷缩身体,乘务长毕男挺身而出维护秩序,安抚乘客,“保持镇定,相信机组”、“我们是专业的,我们需要你们的信任”,飞机上的嘈杂声并没有淹没乘务长掷地有声的话语,乘客们几番挣扎后终于选择配合。当毕男匍匐进入乘务舱坐下时,忍不住全身颤抖,不停转动着手上的戒指…,前一分钟她是镇静的乘务长,后一分钟她是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类似细节的刻画塑造了乘务长毕男真实、丰满、坚强果敢、冷静专业的形象。飞行颠簸中,毕男熟练地按照演练过N遍的空难应对流程行动,广播提醒乘客、清点乘务员人数、查看伤亡情况,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完美诠释了“专业”二字。镜头前的乘务员虽然妆容凌乱,但却很酷,她们在紧急时刻的专业反应彻底粉碎了外界对空乘人员 “花瓶”的刻板成见,值得点赞。
  影片到达高潮,驾驶舱内机长刘传健竭尽全力掌控飞机,寻找合适的返航路线。在与地面塔台失联的紧急情况下,凭借以往丰富的飞行经验,机长大胆选择进入积雨云,等待其形态发生变化后再钻进去。刘传建凭借着心中 “我要把119人带回地面”的信念,通过一系列专业判断和操作,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事后航空局调查发现刘传健备降的36个操作中,只要有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飞机失去控制。后来,相关部门还根据刘传建的系列操作重新编写了飞行指南,“专业”就是救人于绝境的上帝之手!
  一部《中国机长》直观展示了乘务员与乘客的相互信任问题,片中男乘客有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一个端茶送水的,哪来这么大自信”。当观众以局外人的视角回顾川航3U8633备降事件时,对机长和乘务员职业更多的是“尊重”、“钦佩”。一次旅途扭转、改善了两个人群之间的关系,真实的细节呈现使影片极具教育意义。无畏精神、拼搏勇气、专业技能是缔造川航3U8633备降奇迹的重要元素,《中国机长》讴歌的正是影片中极致的专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