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学生不愿“下班”



我校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启动仪式现场



  这是我校打造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新模式,是响应教育部“课堂革命”的新探索。本学期初,我校会计学院与正保远程教育共建的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正式启动,基地借助正保远程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将校外实习环节引入课堂,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参与实习,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被大大缩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应用需求,真正培养出“产出即用”的高素质会计技能型人才。与财务岗位无缝对接 学生不愿“下班”
  3月25日下午7点半左右,学校s8实验楼204室内,依然灯火通明。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的学生们正围拢着企业指导老师兴致勃勃地讨论会计业务,认真地完成当天的账务处理工作。
  在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学生 “摇身”变为一个个财务会计人员,他们的工作有时是最基础的识别各类票据、粘贴票据,有时是处理销售货物、购进货物、报销单、职工薪酬等账务。虽然经常要面对计算机登录记账,但在财务云实践基地的同学看来,“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因为有大笔的业务等着我们去忙,特别充实。”课堂上,“师傅认真带徒弟,徒弟用心练本事”成为一种新型的上课模式,每一个财务会计人员像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忙的不亦乐乎,甚至迟迟不愿意“下班”。
  参加过实战演练的学生在工作日志中这样写到:
  “今天摸到了真实的原始凭证,虽然只是简单地粘贴在一起,还是感觉很激动!”
  “刚开始是好奇,但实操起来才发现,理论知识真正用到实践中,还需要大量练习。”
  “这样的课堂很有趣,平时的理论知识通过实操也更容易理解和加深印象。”
  此外,课堂上还会开展一些游戏环节,在游戏中学生相互讨论、共同配合完成任务,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校外实习校内实现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的建设,源于行业与学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新技术的变化带来了行业变革,会计人在新一轮的变化中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正保远程教育高级副总裁刘温泉先生在产业基地启动仪式上这样阐述会计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为转变当前会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平衡的突出矛盾,破解学生培养模式“知行分离”的难题,提升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前期考察、筹备,本学期初,我校会计学院与正保远程教育共同建立了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基地依托正保远程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引入社会企业账务数据,一方面,学生在校园里实现“真刀真枪”演练会计业务,另一方面,基地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财税核算、纳税申报、财务咨询等服务,校企双方打开了新的合作方式,实现深度融合。
  系统的教学体系设计,真实的企业业务,行业的考核评价标准,让我校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的课堂效果看得见,摸得着。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开设之初,对2016级会计本科专业2班、3班先行先试,为期14周,项目包括理论教学与实战演练。指导教师由企业人员担任,理论教学环节包括票据认知,行业最新账务录入、整理、装订、审核、报税标准。每一个新的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学生就会拿到来自企业的票据凭证,进行真实的财务业务处理。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学生需在日志中总结当天的工作内容、工作收获以及存在问题,并第一时间反馈给辅导老师。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被最小化,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大大提升。“双元”育人 满足学生、老师、学校、企业多方需求在我校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行业的最新技术、新规范被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更加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计学院与正保远程教育携手探索“双元”育人模式,开创了我校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路子,为学生成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搭建平台,成就学校、企业多方共赢。
  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有力补充,学生可以在校园里就实战体验票据会计、整理会计、录入会计、复核会计、审核会计、税务会计等具体岗位,积累实务经验;教师作为产业基地的辅导教师,与学生一同上课,一同实战,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我校会计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将会参与进来,从中受益。同时,正保财务云产业基地的建设也将为我校开展会计类专业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专业、培养实战复合型人才,实现产教一体化协同育人提供有益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