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行求学路 爱心接力手足情
——记信息工程系17计科一班爱心帮扶小分队
编者按 2017年的秋天,新生刚刚入校。清晨,我在美丽的校园内散步。走到学生宿舍楼的东边双杠旁边时,我发现了一对母子,母亲吃力地搀扶着上身缠着绷带的儿子,让他双手扶着双杠艰难地慢慢地站立。以后,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他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当时我曾想,这个学生肯定是出了意外事故撞伤或者摔伤,过一阶段他会康复的。两年过去了,还是在清晨散步时,我又碰到了这位学生。不过,这一次他是坐在轮椅上,两位同学推着他向教室走去。两年,他就是这样过来的?每天都是让同学帮忙推着上课?我感到震惊!在这位同学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了不起的团队!正当我准备对此事进行采访时,武维潇等人《风雨同行求学路 爱心接力手足情》的通讯报道出来了。看过之后,我内心难以平静,浮想联翩。由此,我想到了“陇海大院的故事”。
闻名全国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 38年爱心接力 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曾轰动全国,先后获得 “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 等荣誉称号。在同一个城市,陇海大院是祖辈居住在一起的老邻居;而在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的美丽校园内,17计科一班爱心帮扶小分队则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年轻人,为了求学走到一起来,在这里他们遇到了黎鹏飞。是爱心让他们团结在一起,坚韧执着、扶危助困、诠释了一个亲情、师生情、同学情的动人故事,把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观贯通起来,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的赞歌。一年、两年,还有两年,春去春回爱心的接力棒在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还会传下去,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会陪伴着黎鹏飞一路走下去。同时,我更坚信,自强不息的黎鹏飞也会以他的优异成绩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清晨七点钟的财金校园,只有路上的寥寥数人。许多人还在睡梦中,而信息工程系的几名同学已经早早起床,行动起来,来到餐厅的窗口,打包一份早饭,送到黎鹏飞同学的宿舍。
快八点的时候,他们推着坐在轮椅上的黎鹏飞同学送到教室,有时上下楼梯不是很方便,就需要抬着轮椅上去。二百多斤的重量,就这样压在手上,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中午下课后,先送黎鹏飞同学回到宿舍,匆匆忙忙地去餐厅打饭。有时赶上餐厅的高峰期,又是一轮漫长的等待,再把饭送到寝室。偶尔出现个紧急状况,连饭都顾不得吃,就又开始忙碌起来。
中午短暂的休息后,一点四十分,他们就急忙推着轮椅上的黎鹏飞同学到下午上课的教室。下午下课后,沿着原路再返回到宿舍。晚饭时间到,再去餐厅打包一份晚饭送到宿舍。
这是信息工程系17计科一班爱心帮扶小分队的一天。和我们的一天不同,他们的一天却是爱心的接力。一天是这样,两天是这样,两年也是这样……他们把两年做成了一天,却又无限延长了一天的时间。
这一切都源于在17计科一班的集体中,有一名叫黎鹏飞的同学。他与在校的大学生们一样,每天穿梭于教学楼、食堂、寝室之间,空闲的时候,他会看看书,玩玩手机,和朋友们聊聊天,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他需要依靠轮椅来生活。儿时的一场事故,夺走了黎鹏飞作为一个普通人正常行走的权利,但并没有浇灭他求知的渴望和对大学生活的向往。2017年,品学兼优的他以高分考入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信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其实刚进入校园的时候也很不适应,因为和其他人都不太熟悉,行动上的不便只能拜托我妈,但也是因为我身体的原因,我妈陪着我日夜操劳,我不想让她太担心,有些难受不开心的话也不想告诉她,所以每天过的很压抑,一度有过放弃读书的想法……唉!”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在谈及他的状况时,他的妈妈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为了儿子的生活日夜操劳,这位坚毅可敬的母亲看上去憔悴了许多,“我总是鼓励他多出去活动活动,没事了就看看书,我没有太多的文化,不想让下一代也只能靠卖力气过日子。”不难想到,当儿子面对如此困难的生活时,母亲在漫长的时间里,是怎样的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却又不能让儿子为她而担心。
从大一刚入学时,信息工程系2017级的辅导员张辉老师就对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大男孩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抽空就去做思想工作,“信息工程系是一个大家庭,咱们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也是非常有人情味的学校,有问题、有困难你尽管跟我提,我帮你解决!”经系里向学校反映,引起了学校的特别的重视。为了方便他的日常出行,学校为他安排了一个教工宿舍供他起居生活,并指示教务处尽量把他们班的课程安排在一楼。
计科一班的班长田刘颖多次与张辉老师就黎鹏飞同学上下课的问题进行沟通,后来经过班级的一致决定,计科一班帮扶小队“悄悄”成立了。两到三人为一组,每天上课的时候去接,下课放学了去送,昼出晚归,风雨无阻。在那一段时间,他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但是没过多久,班长田刘颖却发现他相对于开学时变瘦了不少,有次中午放学,她来到黎鹏飞的宿舍了解情况,却发现他在吃着早上的剩饭。原来,他的妈妈因为外出工作没来得及给他做饭,这个小伙子因为没办法独自外出买饭,也不好意思麻烦同学们帮忙,每天只能吃剩饭或者忍饥挨饿。帮扶小队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意识到他们的帮扶工作做得还不够全面,于是,从那天起,每天都会有一个同学去食堂买一份黎鹏飞同学想吃的饭菜送到他的宿舍,当热腾腾的饭菜下肚之后,这个腼腆的男孩向帮扶小队的同学们还以了最诚挚的感谢。
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计科一班的每一次集体活动都少不了黎鹏飞,冬至包饺子、班级团会、元旦晚会、辩论赛,都能看到他热情参与的身影和神采飞扬的面容。
“黎鹏飞是我们班的一个成员,什么活动都少不了他。可能有一些人觉得他是我们班一个短板,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更像我们班的一个纽带。是他,把我们变得更团结;是他,让我们觉得更应该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是他,激发了我们班的正能量!”计科一班班长田刘颖动情地说。
2018年底,信息工程系王炎涛同学制作了以计科一班爱心帮扶为主题的网络正能量微视频,在财金校园内广泛流传。信息工程系17计科一班爱心帮扶小分队的事迹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有很多同学自发地要求加入小分队,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雪莱曾说过,当爱渐渐死去,人心不过是活着的墓穴。然而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温暖人心。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也是计科一班坚持了很久的事。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红日初升,不负青春。他们是财金的骄傲,财金也以他们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