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铭初心 砥砺奋进谱华章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辉煌日子里,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也迎来了10月16日--建校39周年、升本四周年的校庆纪念日。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满怀欢心和自豪,共同祝愿学校明天更美好。
 39年来,学校一步一进,持之以恒,在奋斗路上的足迹愈加清晰、深刻和光荣。从昔日的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郑州分校,郑州市走读大学到中州大学,再到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我们在历史的年轮上栉风沐雨、发奋图强,书写着奋斗的篇章。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经过30多年的沉淀和数个春秋的持续奋进,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姿态。2016年5月16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正式揭牌。从此,在中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一所焕然一新的普通本科院校踏上了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升本以来,学校立足新时代,砥砺谱新篇。围绕“一二三四”工程即“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支撑作用、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目标,促进学校由专科学校向本科院校、综合型院校向应用型院校“两个转型”,实现“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创新创业”三个跃升,确保四个方面显著增强:师资队伍素质显著增强、教科研水平显著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整体改革日进日新。
升本以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改善精神风貌,提升自身能力。扎实开展“壮丽70年,阔步新时代”系列活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庆祝建党节等活动,学校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和干事创业的全新势头。
升本以来,学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编制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建立了“3+7”工作机制,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学校发展活力逐渐增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学校获得2018年度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以创新为驱动,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建成电动汽车电池网络组合与维护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和大数据双创基地,实现学校省级实验室零的突破。以人才为基石,学校引进、培养人才体制有所突破,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工作活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增强。以开放为动力,学校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学校先后与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深度合作正有序推进。继全面加强与北方工业大学合作交流之后,又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同济大学合作建立的郑州中德学院也迎来了第二批本科生。校园文化环境明显改善,校园文化园、诗歌大道享誉校内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蓬勃开展;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新闻客户端、校园网、相互交融,在学校形象宣传方面进一步提升。立足新时代,学校在国家开放大格局中积极谋求教育新作为。
险峰虽高何足畏,恒心立志敢登攀。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学校全体师生团结奋战的结果。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日新月异,惟有精进,学校在2018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夯实基础阶段。到2023年,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航空港校区部分投入使用,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第二步,全面提升阶段。到203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主要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步,快速发展阶段。到2050年,实现学校的全面快速发展,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更名为大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学校的发展同样要重视每一个步骤。学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是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二是“一二三四”工程取得既定成效;三是坚持“以本为本”,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四是航空港校区一期建设工程投入使用;五是形成应用型学科体系,优化办学资源条件,强化教学质量保障,各项指标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并顺利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
万里路遥,不忘初心;山高水远,路在脚下。今天的郑工仍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努力奋进。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秉持“修德、敏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一二三四”工程为统揽,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地方、坚持改革创新,努力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