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而烛私 行稳而致远
初夏时节 , 万物峥嵘,百年齐鲁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顺利调整完成,又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作为医院改革发展“ 领头雁”,新领导班子把加强基层调研作为谋大事、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良好开端。到任伊始,党委书记侯俊平即投入到一线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工作调研。侯俊平先后来到内科、机关、外科、妇儿神、门诊、五官肿瘤等党总支及青岛院区 , 与来自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围坐在一起, 了解职工需求, 倾听大家心声,就人才引育、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职工待遇等方面与大家展开热烈讨论,为医院改革发展集思广益。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做好工作的重要传家宝。自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提出“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 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 “ 没有调查研究,是不能产生正确的具体政策的” 等一系列著名论断,这一传统和作风延传至今,为党员领导干部作出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指明了方向,留下了宝贵经验。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表明,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尽可能少走弯路,更不走回头路和死路,行稳而致远。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是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的一条主渠道。经常开展调查研究,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党员干部唯有主动迈开腿、扑下身、沉下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到基层一线“ 抓活鱼”、在群众中间摸实情,把党和国家政策宣传贯彻下去、把实践中的问题建议和群众呼声收集上来,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立得住、行得通、见实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推动政策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这样坚持打通“ 中梗阻”,有效激活“ 神经末梢”,党的执政基础自然坚如磐石。此次调研,侯俊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医务员工的意见,真正做到听真话、察实情、体民意,这是医院领导联系科室、听取群众意见的重要工作举措,也是医院领导解决群众困难、提高职工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对于医院来讲,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员工是最好的老师,临床一线的工作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一线工作实践来检验。此次调研, 不仅拉近了医院领导班子和一线工作人员的距离,掌握了关于医院下一步发展建设的第一手资料,还搞清了医院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随着调研的一步步深入,院领导与医务员工不断碰撞出火花,大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医院人才培养、医院环境、团队建设、 科室之间的配合以及职工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今后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奠定了基础。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前,医院正处在“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的关键时期,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要把医院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真相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都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干事创业的一项基本功,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看清差距、找准定位、明确方向,继续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昂扬精神,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医院事业发展需要,更好地为打造“ 齐鲁医学品牌” 和学校“ 双一流” 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