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抄袭者皆黜落



  前不久,青年演员翟天临的博士学位论文抄袭事件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引起有关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开展调查。最终,北京大学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造假,对其退站;北京电影学院宣布撤销翟天临博士学位。
  无独有偶,选修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158名学生中,有22人因为课程文章是抄袭而来,所修课程被任课老师苏湛判零分。据了解,这其实是一门非常容易通过的课程:考勤占60分、课程结束后完成一篇科幻习作占40分,但任课老师的苏湛老师对抄袭学生采取了零容忍,他在给学生的邮件中这样说:“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以儆效尤。”
  不论是博士生抄袭学位论文,还是本科生抄袭选修课文章,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对学术的不尊重,是学术不端行为,体现了学术道德的缺失。而这样的抄袭、作假在我们身边也不是个别现象,从考试抄袭、作业抄袭、课程设计抄袭到学位论文抄袭、科研论文抄袭,对这些抄袭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作业能抄袭、论文抄袭就“顺理成章”。也难怪翟天临被众多网友“炮轰”其不知何为知网后,在自己微博里声称那是句玩笑话;而国科大被判零分的22名学生也满腹怨言,认为自己受了“无妄之灾”。
  这些不劳而获的抄袭,不仅败坏了学术风气,也严重影响社会公平,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影响了国家的声誉。近年来,不断有报道,我国的科研人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的论文因造假、抄袭而被撤稿。抄袭之风不刹,我们的学术环境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风气会是什么样?
  抄袭行为屡禁不止,根源在管理不严。在一些高校,抄袭已成了公开的秘密,老师与学生心照不宣。老师“宽容”学生,对抄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给自己找麻烦;而管理部门也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即使发现有这样的学术不端行为也往往息事宁人,不了了之。这样的结果,就是下苦功学习靠自己真本事不一定能拿高分,而抄袭投机取巧者不仅得不到惩处,却反而照样可以拿高分顺利过关。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一些人对抄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抄袭现象漫延的最重要原因。
  育人为本,学术至上。优良的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严谨求实、诚实守信则是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学生、学者的立身之本。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要把建设优良学风作为重要内容来抓,要教育学生刻苦钻研、严谨治学,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学问。要让学生明白,本领不是抄来的,学习没有捷径,要经过长期刻苦钻研才能学到真本领;抄袭、作假等不良行为酿的苦果最终还是要自己咽下。
  建设优良学风,要靠严格管理。学校和老师要严肃纪律,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在此,笔者要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苏湛老师点个赞,他对抄袭者的态度是“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对抄袭、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就要坚决说不,不让投机取巧者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