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载春风化雨,教书育人当好大先生
崔治中古稀之年捐赠百万培养领头雁
“前不久,75岁的崔老师自掏腰包拿出 100万元设立学生奖学金,想让学生和家长看到我们动物医学专业一样能出类拔萃,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进入这个行业,成为领头人。”11月2日,动科学院年轻教授赵鹏向记者讲起崔治中教授捐资助学的育人情怀。
崔治中是我校动物科技学院退休教授,著名禽病学家。这次捐资是崔治中把研发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转让给企业后的个人所得。“该疫苗是首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鸡马立克氏病基因缺失疫苗,更适合我国鸡群。”赵鹏说。几十年来,崔治中潜心研究禽白血病、鸡马立克氏病等禽肿瘤性病毒病,并一一攻克。他创建的禽白血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也是我国第一个不用疫苗、仅通过种源净化和生物安全实现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成功示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学校和社会各界支持下,我的事业才取得了一定成绩。即使现在退休了,也应力所能及地回报学校和社会,继续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崔治中说。
早在1978年读研时,崔治中就帮着导师指导学生。毕业后他正式开始教书育人生涯。这几十年来他培养了12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更是数不胜数。
课堂上,崔治中常对学生说:“要爱专业、多读书、勤动手,围绕国家禽业发展需求做学问,为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做实在事。”给研究生上课时,他每周安排一堂讨论课,听学生讲述研究进展,和他们一起讨论并作点评。指导学生做研究时,对有重要结果的实验,他要亲眼看着学生重复做一遍,还逐字逐句修改学生撰写的学术论文。
“崔老师治学严谨,做科研顶天立地,从解决生产难题着手,围绕一个关键点,找出理论依据,研发应用途径。这已成为我做研究、指导学生的理念。”动科学院姜世金教授说。
前些年,崔治中把自己的研究资源都分给了留校任教的学生,并为他们指出新研究方向。赵鹏、苏帅分别做禽白血病净化、鸡马立克氏病毒研究,孙淑红与企业联合开展沙门氏菌净化项目,王一新研究鸡支原体感染净化技术等。
“崔老师像父亲一样为我们的事业发展铺路。”苏帅感激地说。如今,崔治中的学生在行业内已崭露头角。赵鹏继续研究的禽白血病净化技术在全国20多个大型自繁自养原种鸡场推广,苏帅申请到鸡马立克氏病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党委书记徐剑波表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我们的老师既要当好教书匠,又要当好大先生。崔治中教授把育人落到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上,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更为他们指明了方向,这种育人情怀值得我们每名教育工作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