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件实事为师生带来幸福感


本报讯 11月27日,我校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学平在温暖的教师休息室喝着从净水器接出的凉热兑好的净化水,看着整齐摆放在置物架上的学生作业本,心情格外舒畅。 “再也不用担心喝不上水,再也不用忧虑作业本无处放置了。”

李学平副教授说的是一直以来都存在但却被忽略的小事。学校前几年为老师们设置了教师休息室,配备了电热水壶。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的老师在家喝净化水,喝自来水不习惯;有的老师烧水后倒在杯子里直到下课也凉不了、喝不上;学生作业本因办公桌空间不足而只能放在地上。

校领导开展调研的时候,有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

调研的校领导和后勤负责人了解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几天时间内就将13间教室休息室全部接通净化水,配上置物架。 “我发自内心地给主题教育、给学校领导和党员干部点个大大的 ‘赞’。”李学平竖起大拇指说。

“今年的教职工健康查体,我针对个人身体状况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查体套餐,体检更方便更个性化了。”正在体检的人文学院教师张丽丽笑呵呵地说。

“现在公寓配备了大功率洗衣机,洗衣服更方便、便宜了,原来需要4块钱的,现在只需要2块8毛钱,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大件衣物、甩干等各种功能。”2017级教师教育学院学生李金芳说。

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提出的“四个注重”之一。自我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校党委聚焦学校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聚焦解决师生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深入一线师生,充分听取师生意见,深入剖析存在的症结和问题,一点一滴找差距、一心一意整改落实。

“师生最急最忧最盼的细节问题解决好了,师生的精气神就有了。”我校党委书记刘春华说, “要通过主题教育,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全校师生真切感受到学校的新变化新面貌和新气象,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主题教育中,校领导采取 “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师生调研70余人次,校党委领导班子征集到意见建议70余条,班子成员征集到意见建议40余条。在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深刻反思检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包含11项问题、42项整改措施的领导班子问题清单,包含6项问题、20项整改措施的即知即改问题清单,包含4项问题、7项整改措施的联动整改清单。截至目前,已完成教工健康查体精细化、餐厅改造、学生宿舍配备大功率洗衣设备等涉及师生利益的校园民生实事共6大类、13件,让师生实实在在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成果。(本报记者 苏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