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占”止“战”






  偌大的大学校园中,便捷划算的共享单车无疑是同学们选择的出行方式之一。但共享单车数量有限,同学们上课、吃饭的时间与地点相对集中,“抢车”成为校园常见现象。关于“抢车”难题,同学再出“新招”———占车:单车不上锁,并特意在车筐内放置物品以表示“这车有主了”。
  “单车长时间开锁停车,花着钱却没人骑,有些浪费。”对此行为,不少同学认为,学校共享单车数量有限,在单车未被使用的时间里,既花费个人费用,又占据公共资源。共享单车扣费方式大体分两种:一按时间收费,二按骑行卡类别收费。按时间计费,单从上课占车一方面考虑,一节课为50分钟,而单车费用按每15分钟1元计费,一节课便3元钱起。在单车未被使用的时间里,该做法造成了极不必要的花费。骑行卡又分为“不限次数骑行卡”与“限次数骑行卡”。单次骑行分别为前2小时免费和前1小时免费。相较下,该种占车行为,购买骑行卡对个人损失最小,但车子在未被占车人使用的时间段,其他人却无法使用,不能否认该行为中个人的自私心理及对他人和公共资源造成的损失。除此,就行为本身,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将物品放置在车筐内的做法本身欠妥,物品丢失责任在谁?学校监管不力还是个人考虑不周?
  占车问题的出现到底是孰之过?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也不想这样做。”不少占车者抱怨。因同学活动的时间与地点相对集中,“抢车”在所难免,为避免下节课继续经历“抢车”风暴,不得不先下手为强,“新招”占车也是无奈之举。
  单纯增加单车数量定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但管理者与设计者可以转变思路,从问题出现的根源入手,针对校园单车作出定制方案。设想,如若设计方根据校园需求为校园单车设计专属计费规定,类似未骑行情况下,一定时间若不上锁则费用翻倍;增加车子数量的基础上,再将校园单车设计类别规定特定停放及使用范围,是否会增加占车者的占车压力,降低其占车欲?除此之外,若校方能积极配合单车设计方,规划好单车停放及使用范围,发出单车放置物品丢失后个人全权负责的公告,从而平衡单车使用地点及时间的高峰,定会使改革效果事半功倍,学生不会为“抢车”发愁,学校不再为管理烦忧,占车也不再是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