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玲:“祖国在召唤,我们回家吧!”

10月21日,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来我校调研。当他来到激光高端装备制造研究中心,了解到吴永玲教授研发的超疏水涂层和防锈涂层材料后,当即表示:“淄博要打造新材料之都,这就是核心技术!”
吴永玲教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特聘教授,今年7月来校工作,是我校引进的又一高端人才。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我校于2018年引进的高端人才郑宏宇教授的夫人。在科研成果的介绍中,优雅又不失利落、严谨又充满激情的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科研“耽误”的射击冠军在“学霸”一词还没有出现时,吴永玲就是一名学霸了。
吴永玲出生于北京,在四合院里长大的她天生开朗、大气,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参加合唱团、舞蹈队、射击队……学生时代的她是校园内的风云人物,曾获北京市中学生射击比赛第一名。套用一句流行语,她也许就是被科研耽误的射击冠军。
然而被爱好和比赛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她,每次考试都能毫不费力地名列前茅。她的各科成绩都非常好,作文能获北京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物理也能考接近满分。因此,文理分科时她面临着一个重要选择。由于父亲在航天部工作,她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科学家们为了发射卫星、制造火箭做出的努力,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最终,她选择了理科,然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的本科是五年制,这为吴永玲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科毕业后,她又在清华大学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组织活动、参加比赛、加入学生会……进入清华大学的吴永玲,仍然坚持劳逸结合、全面发展。
毕业后,吴永玲拿到了英国工业联邦奖学金,到英国利物浦大学从事欧洲经济共同体重要科研项目,师从激光表面材料领域泰斗STEEN教授。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她就发明了用液态氮方法改变激光束形貌的技术,并与英国氧气公司联合申请了专利。这项发明使得激光大面积表面处理和增材制造变得更加均匀。
1990年,新加坡政府正在实行“海外精英计划”,以最优惠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招收精英。吴永玲与她的先生郑宏宇教授作为“海外精英”来到新加坡,获得落地绿卡。
新加坡优越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消磨掉她学习和科研的热情。在飞利浦电器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期间,为了适应公司管理的需要,吴永玲一边工作一边攻读了国立南澳大学的MBA。虽已工作多年,虽是跨专业学习,但她的学霸属性仍然不减,24门课程成绩全是A,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2005年,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吴永玲又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
从清华大学到利物浦大学,从英国研究学者到新加坡“海外精英”,吴永玲的履历就是一部学霸成长史。说起自己的学习经历,吴永玲说得最多的是一路领先、毫不费力。然而,学霸光环的背后是学习的高效,是对科研的浓厚兴趣,更是对卓越的不懈追求。
“飞利浦电熨斗用的是我研发的技术”
相信很多人家里的电熨斗都是飞利浦牌的,吴永玲的科研成果已经通过飞利浦电熨斗走进了千家万户。
1992年,吴永玲到飞利浦电器(新加坡)有限公司工作,创立研发部门。当时的电熨斗底板涂层普遍存在不耐用、不顺滑、不漂亮等明显缺陷,飞利浦也不例外,涂层仅半年就会磨掉。
电熨斗的底板在熨衣服时需要骤冷骤热,什么样的材料和工艺才能使底板经受长期热疲劳,更耐用且美观?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测试,从研发到投入市场,总共历时四年,吴永玲研发的第一代电熨斗底板涂层产品正式上市。新的涂层就像底板自身生长出来的,钢丝球也不能使它脱落分离,并且耐冷热交替达到10万次以上。这在电熨斗的发展史中,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使飞利浦电熨斗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从第三位跃居第一位,并于1996年当年创下公司历来最高赢利。
第一代电熨斗涂层由于功能的完善,一直延用了10年,这在更新换代频繁的小家电行业是极其少见的。2001年,为了让底板的颜色更加鲜艳、表面更加平滑,飞利浦公司又找到已经在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工作的吴永玲,希望她能帮忙研发第二代涂层。作为一个对科研充满热爱的人,吴永玲其实在第一代涂层问世后就已经开始着手第二代的研究了。她研究的第二代涂层耐高温又有柔性,在任何布料上都顺滑,摩擦系数极小,且颜色更加丰富。一经上市,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稳固。至今,飞利浦电熨斗使用的底板涂层仍是她研发的第二代产品。2002年,吴永玲获新加坡国家科技一等奖(现称总统科技奖);2010年,她又获得新加坡首届“新移民杰出贡献奖”。
除了电熨斗底板涂层,吴永玲还有一项广泛应用的专利产业化成果,是由朝日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纳米银线产品。她研发的纳米银线更细更长且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市场占有率非常高。
在吴永玲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项神奇的科研成果。浸泡了涂层材料的棉布,跟原始的棉布手感一样,轻薄、柔软、透气,但是当水滴落在上面,就会凝成水珠任意滚动,而不渗透丝毫。
疏水、疏油,防锈、防腐,易洁、杀菌……吴永玲研发的新表面将多功能集于一体,可以适用于金属、玻璃、陶瓷、塑料及纺织材料等各种基体材料。比如,用于汽车玻璃表面的自清洁、超硬度的绝热涂层,用于金属表面的彩色防腐保护涂层,用于衣物表面的疏水、疏油、易洁、杀菌功能涂层,用于航空飞机的防冰涂层,等等。涂层厚度可以从微米到纳米,既适合在工业过程中加入,也适合用在成品上,市场应用广泛。
“我现在正在研究超透镜,它能突破现有光学镜片的分辨率极限,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手机和照相机就能拍到纳米大小的物体了,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美国,但他们最大只能做到直径1厘米,而我的技术能做到直径1寸以上。”说起科研,吴永玲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光芒。对于期间的付出与辛劳,她却总是轻描淡写。在她的眼中,没有困难,没有畏惧,只有热爱与执着。“祖国在召唤,我们回家吧!”吴永玲笑着穿越千山万水,笑着在科研之路上不断攀登,家却一直珍藏在跳动的心房。2017年,她对先生郑宏宇教授说:“祖国在召唤,我们回家吧!”
吴永玲在新加坡时担任清华大学的新加坡校友会会长,每逢过年过节她总会组织校友们在一起庆祝,每当他们合唱起《我和我的祖国》那深情的旋律,总是潸然泪下。离开家的时间越长,心中的家国情怀就越浓厚。当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国领导人到新加坡访问时,吴永玲总是作为清华大学的校友代表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她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崛起以及对他们的召唤,回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我们在国外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成果,希望能将已经成熟的科研成果在国内推广开,为祖国和人民带来便利,也希望能把做科研和市场转化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吴永玲说。2017年,她跟先生决定回国,这时吴永玲已经是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的系副主任,管理着120余位科研人员。回国意味着放弃一切,从头开始。
2017年10月,吴永玲和郑宏宇教授第一次来到山东理工大学。他们受邀来校作报告,美丽的校园环境、学校的“人才优先战略”、领导的热情接待,以及山东人朴实的民风,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离开时为了赶飞机,早上4点就要出发,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刘伟、院长王效岳一大早就赶来送他们,这份真诚打动了夫妻二人。
2018年底,郑宏宇加盟我校。2019年7月,吴永玲也结束了在新加坡的工作来校报到,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山理工,我过得很开心”利落的性格使吴永玲刚到学校就开始工作,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实验室建设、团队组建等工作,科研顺利启动。8月份,刚来学校一个月的她参加了“创业齐鲁 共赢未来”山东省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她提交的能缓慢释放杀菌元素,有效预防手足口症的多功能表面涂层技术,获得大赛优胜奖。现在,她正在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洽谈提高免烫级别、研发智能穿戴等方面的合作。一切都在风风火火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过节时党委书记吕传毅的私人宴请、小年时学院院长送来的饺子、同事们对日常生活琐碎小事的帮助,都让吴永玲找到了家的温暖,更快地融入了山理工这个大家庭。“前几天刘国华副校长邀请我担任舞韵协会的会长,我们还一起排练了排舞《我和我的祖国》。”热爱跳舞的她开心地说。
跨越万里,祖国就是归途。人生过半,科研仍是梦想。吴永玲将带着她的科研梦想,在山理工这片沃土上,初心不改,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