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堂”开在改革的沃土上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到烟台万华工业园、
开发区城市展示中心开展现场教学




  本报讯(记者 王朝荣 房 甲)“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要有这么一股劲,要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重温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心组理论学习课在烟台万华工业园启幕,并延伸到烟台改革开放的沃土上。
  4月24日上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烟台万华工业园、开发区城市展示中心开展现场教学。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万华集团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生而兴,是烟台跨越发展的时代名片。借助一张张图片、一行行文字、一段段视频,中心组成员重温习总书记走过的视察之路,回顾前辈改革创新的奋进足迹,接受震撼心灵的党性洗礼,进一步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了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信心和决心。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车先礼、王滨、李文喜、白咸勇、张宗伟、王广成及学校党群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党总支(党委)书记参加学习。
  喜雨濛濛中,总投资700亿、占地10.6平方公里的万华工业园透露着勃勃生机,巨大的产业集群在视野中铺陈开来,巍巍壮观。
  走进烟台万华工业园展览馆,中心组成员在万华集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追寻着总书记来厂视察的足迹。在历史发展展区,万华集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万华勇担祖国重托、举万人之力奋战西沙旺的建厂故事,万华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创新精神,深深感染着大家。
  万华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王剑波回忆,习总书记在万华成长发展的关键点上曾多次寄予支持与鼓励:2006年2月他在宁波万华工业园视察深情地说,“万华能在高端行业里趟出一条路来,很不容易,祝贺你们!”去年6月,总书记来烟视察时再次激励万华要自主创新、坚守信念追求。聆听这些嘱托,中心组成员们心潮澎湃,不时报以掌声。
  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展区,大家对万华成功之道、发展战略、全球布局、产品谱系等发展成果、产业布局及万华产品的生活应用有了全面了解,同时欣喜地获知: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获批开工的万华,从突破国际技术封锁到消化吸收MDI装置技术,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到拥有全球最先进的MDI制造技术,开创了领跑全球MDI产业的中国传奇。而创造传奇的法宝,正是四十年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凝聚力量,以道路改变命运。
  离开万华工业园,中心组一行沿烟台开发区北京中路,穿越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楼宇,抵达风光旖旎的靓丽海岸。作为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之一,烟台开发区城市展示中心犹如一座巨礁坐落在时代的潮头。展示中心详细记录着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的烟台开发区3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改革开放带给烟台乃至中国的巨大变迁。一层展示区展示了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及综合成就,分别从新区崛起、千年记忆、百年探索、激扬三十年、城市化之路等方面进行阐释。二层从总体规划、重点区片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整体描绘开发区美好蓝图。三层展示了开发区建设成就、旅游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等,集中诠释开发区滨海花园的城市品牌。
  让中心组成员感慨至深的场景一个接着一个。专题片里,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区群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激情岁月跃然镜头上;发展展板前,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用速度、宽度、温度与厚度,响亮回答了什么是党的先进性;主题影片中,“繁荣”与“舒适”的靓丽新城次第展开,烟台开发区正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打造诗意栖居之城、现代开放之都、绿色生态家园、浪漫度假海岸,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切,都让小平同志当年写下的题词熠熠生辉——“开发区大有希望”!
  三个小时的时间,声、光、电,历历在目,人、事、物,件件入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心组成员们在这堂生动的理论学习课中,收获颇多。特别是烟台开发区和万华集团的艰苦奋斗、自主创新之路,与滨医数十年开拓奋进、担当创新的历史有着诸多契合点、共通处,引发大家很多共鸣。党委书记车先礼说,习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提到,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理论学习就是要真正走出去深下去开拓视野,以放大镜般的考量,更近更深切地了解人民的奋斗实践、党的奋斗历程,从内心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共产党员,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使命。我们要铭记历史,牢记党员的神圣使命,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