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校内巡察 强化使命担当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

开展校内巡察 强化使命担当

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

本报评论员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有关要求,推动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向基层延伸,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上半年6月份启动意识形态工作首轮校内巡察。按照学校党委关于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校内巡察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各部门深入自查的基础上,10个巡察组深入全校17个党总支、机关14个党支部进行巡察。

这次意识形态工作校内巡察,对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意识形态责任制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查深查透。在巡察过程中,各巡察组通过实地走访、听取工作汇报、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组织座谈、列席会议、个别访谈、听课走课等方式扎实开展工作。通过面对面谈心交流、点对点指出问题、实打实要求整改,边巡察、边诊断、边交流,重在发现问题,督促并协助解决问题,促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履行。巡察组结合各部门单位的自查分析和巡察了解的情况,梳理总结形成意识形态专项巡察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党委听取了巡察工作汇报,研究决定了反馈意见。各巡察组向被巡察单位党组织严肃认真地进行了反馈,指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被巡察部门负责人签收巡察反馈意见并作为第一责任人落实整改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认真做好结合文章,把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和意识形态工作校内巡察整改工作相结合,借助主题教育的东风,被巡察单位认真纠正存在的问题,按照要求抓好巡察整改后续工作。通过校内巡察,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不是仅停留在学校层面上,而是将责任传导到基层神经末梢,推动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首轮校内巡察已经收官,时间上的结点,不代表划上句号,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虽然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明显增强,但是工作有效性、主动性仍需要大力提升,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探索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应对还不足。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真正做到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视,积极稳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深刻认识信息时代治国理政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是党中央对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做出的顶层设计,从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等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可以说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警醒我们不但要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视,还要真正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克服“本领恐慌”,在实践上主动谋划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策略,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应对水平和应变能力,努力规避防范意识形态领域未来可能的风险和挑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各级党组织都肩负政治责任,基层尤其要重视。作为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意识形态工作处在最前沿,把基层基础夯实了,意识形态工作才能上下贯通,真正落到实处。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在继续抓好校内巡察整改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这一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基层党组织真正根植,并开花结果。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以“两个维护”为根本政治任务,统一方向、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行动,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保证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列表:

PDF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