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发展合作创新实验班”招生30人
全国首个国际发展合作专业 培养涉外人才
本报讯 9月18日,学校首次开办的“国际发展合作创新实验班”开始报名,面向全校所有专业2019级全日制本科生选拔30人。这是全国首个国际发展合作专业,培养涉外人才。
实验班选拔要求高、程序严谨。要想加入实验班,高考英语和数学成绩均须达到110分以上,具有特殊专长或高中期间在全国举行的各项学术或专业大赛中取得荣誉者优先。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研究兴趣以及创新精神。
国际经贸学院院长王培志介绍,“现在国家需要大量对外开放人才,我们开设这一专业,将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也是对新文科专业改革的先行先试。”创新实验班坚持小班教学,加强对创新实验班的教学和管理,成立导师组,从全校范围内选拔优秀师资开展全英文教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国际性学术交流,采取“2+2”“3+1”等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倡导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改革,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环节创新。
实验班将列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颁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经济学、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和国际战略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接受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关系治理的基本训练。据介绍,为了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从大二开始,实验班计划为学生在寒暑假开设“小学期”,赴境外实习,本科期间境外实习时长累计可达8个月。
“我们还计划在硕士研究生新生中选拔20人加入实验班,采取‘x+n’的培养模式,‘x’是他们的原专业,‘n’是国际贸易的若干核心课程。”王培志介绍,本科生加入实验班后,将全部转入国际经贸学院管理,研究生则采取双向管理模式。
据了解,实验班培养目标明确,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理论素养,具有国际意识、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国际谈判与国际沟通能力,能够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涉外机构、大众传媒、大型国企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国际战略研究、政策咨询、外交外事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首批实验班学生选拔面试时间为9月25日。(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