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道德的力量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入选者中,有两位老人的事迹带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一位是湖北省军区离休干部马旭,作为中国首批女空降兵,她个人生活极度节俭,15元钱买的胶皮鞋她一穿就是好几年,鞋底开胶了,也要“缝缝补补又三年”。一生节俭只为一时慷慨,2018年9月,她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全部捐给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用于教育、公益事业。
  另外一位老人是湖北恩施州来凤县退役军人张富清,作为一名95岁的战斗老英雄,他71载党龄,在64年里深藏功名,一次次显赫的功勋,都沉积在一个红包裹里,连儿女都不知情。战争年代,他英勇无畏,枪林弹雨中立下赫赫战功;建设时期,他主动扎根偏远山区一心为民;离休之后,他从不居功,不向组织提任何条件……
  两位老人作为新时代的道德模范,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杰出典范,他们一辈子初心不改、本色不变,用自己的坚贞信仰、家国情怀、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书写下对人生意义最宝贵的回答,也标注出我们这个新时代的精神坐标。他们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的温暖,传递着道德的力量。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当“老人跌倒了能不能扶”“做好人会不会很受伤”等话题引发大众普遍关注并带来一定困惑的时候,像马旭、张富清这样的平民英雄身上所迸发出来的大善大爱和道德精神,唤醒了许多人的良知,让人触摸到人性的光辉和温暖,也让我们看到道德实践后的自我愉悦,看到每个人内心深处对高尚精神的追求。这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优秀传承,也是构筑中华民族之魂的基石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道德模范高尚品格,引导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我们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明确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弘扬社会正气,推动道德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从点滴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不断汇聚起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我们还要将这种道德的力量永远传递下去,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让文明的雨露滋润社会。
  古人言,“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个角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