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教师用一盒巧克力点燃“00”后课堂
“老师的包就像潘多拉魔盒,每节课都猜这次带给我们的是‘惊喜’还是‘惊吓’。”每次上“领导学概论”课,理学院2017级学生辛瑜和同学一样,都期待着任课老师吕云涛打开旅行包的瞬间。上课背着旅行包是吕云涛多年来的习惯,包里不装书本而是意大利面、棉花糖、七巧板、金元宝、巧克力……这些看似与课堂毫无关系的物件,却是吕云涛上这门公选课的必备教具。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这是电影《阿甘正传》里的一句经典台词,也是“80后”教师吕云涛在课堂上最喜欢和“00后”大学生分享的一句话。最近,关于这门通识教育课的视频、图片和段子在线上和线下火爆传播。
“00后”并不佛系,学习需要挑战度
“什么?上课不拿文件包拿旅行包?”是的,你没有听错,吕云涛上课总背着一个大大的双肩包,里面放着不同的“无厘头”教具,同学们称其为不断带来惊喜或惊吓的“一盒巧克力”。
“一盒巧克力”实际上是吕云涛规划与设计的一系列领导力训练项目的道具:糖和面条,用于筑塔实验让学生学习体验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七巧板,用于通过管理游戏学习体验目标管理与部门协同;五颜六色的儿童积木,用于通过哑人筑塔游戏学习体验非语言沟通;元宝形状的巧克力,用于通过沙漠掘金项目学习体验领导决策与风险规避等。每个游戏对应着一个领导学主题教学内容。
“在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时,真切感受到了合作意识对于团队发展的重要性。比如在沙漠淘金游戏中,我们认识到领导的决策能力和统筹大局的能力关乎整个团队的存亡。”文学院2018级高雅喜欢有挑战性的课程设计。
“‘00后’不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只是需要更有挑战度和体验感的学习。”吕云涛认为“00后”并不“佛系”,在外界的激发下,他们也会不断制造惊喜。
微创业是吕云涛课程中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项目之一,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用两周时间用老师发的创业基金进行微创业。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2018级辛雪龙和小组成员在刚接到任务时不知所措,“大家都是第一次去做推销,遭到很多拒绝,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小组成员谋划推销策略,十个人团结起来,盈利700元。
“抛却传统上课模式,教学围绕挑战性任务展开,我们可以在亲身参与项目的同时不断权衡做出决策的风险,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完成力。”在管理七巧板项目中担任组长的理学院2018级学生杨文杰说上课真是惊心动魄,“完成任务像打通关小游戏,有任务、有引导,需要我们动脑子!”
“00后”不缺少讲台,他们需要舞台
吕云涛的课堂并非经常在教室,也并非确定的教学时长,他把这个课程延伸到课堂外:研读讲义、观看慕课视频、撰写读书笔记、发现石大地标、跳一支广场舞等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在网上“叫苦不迭”同时线下又“乐此不疲”。
广场舞作业分为创意三角舞和集体舞,要求各学习小组在5天时间内学习并在学校标志性建筑前完成视频拍摄。“在老师发布小组要完成广场舞视频录制时,班上的同学都叫苦不迭,本能地想去拒绝完成这个任务。”理学院2018级张静丽和小组同学在接到任务时都有些抗拒,但她和同伴们对这个作业却不敢马虎,找视频、学习舞蹈再到最后在录制时吸引同学们的围观鼓掌称赞,张静丽慢慢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一开始的尴尬、抗拒,到后来认真找视频学习,小伙伴们互相教,团队成员间慢慢熟悉起来。最后看见剪辑出来的视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随着网络教学资源的增多,越来越多名师大家讲授的课程实现了共享,‘0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有了更多渠道,对于讲台他们有了更多选择权。”吕云涛坦言,“大学实体课堂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才有存在的价值。”吕云涛认为实体课堂最大的特点在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现场互动性和真实的体验感,“相比知识传授,实体课堂在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方面更有优势”。
在意大利面与棉花糖筑塔实验中,每个学习小组需要考虑如何用双面胶和20根意大利面筑成高塔,并且在有限时间内达成一致意见并完成任务。课堂现场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形状和筑塔方式,有个小组甚至在天花板上吊起了高塔。石油工程学院2018级余圣坤在课后直呼“新鲜、刺激、过瘾”,作为一名“00后”,他坦言,“这样的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在亲身体验项目中,我明白了创新在领导学中的重要性,这种翻转式体验课堂真的很赞!”
“‘00后’是自我意识全面觉醒的一代,他们更喜欢自己掌控学习,更喜欢主动探索,更喜欢分享。”吕云涛认为,未来,教师应该更多扮演教学内容的研发者、教学形式的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等角色,要把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00后”更渴望社交与爱,课堂要有温度
“我的课堂不收留一直惦记着下课的‘囚徒’,也不欢迎来打酱油的‘过客’,这里只有一群爱玩爱学习渴望成长追求梦想的‘探索者’。”在开学第一节课上,吕云涛就“约法三章”:固定座位、禁止旷课、带着灵魂来上课。
“00后”大学生是“421”家庭长大的,他们不缺乏长辈的爱,但更渴望获得同龄人的认可。针对学生特点,吕云涛坚持分组教学,第一次上课,他就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赛的形式将160名学生刻意打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随机形成若干学习小组。
“在得出我们小组的最终答案的同时,这也是一个自我提高和丰富的过程。”提起无领导小组讨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学生王岳雯表示,“在讨论中,它让我学会去倾听他人的想法,借鉴他人观点里的长处。”
“这其实就是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倡导的‘做中学’、‘游戏中学习’的一种积极尝试,不仅对于改革中国大学课程现实,而且从课程教学论本身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茹宁教授对这样有温度的课题如此评价。
“短暂课堂,永远的老师;短暂同学,终生的朋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苏畅在“领导学概论”的试卷最后这样写道。
难忘学习时光让同学们都收获良多,临近结课,有同学直呼,“有史以来最不舍得结的一门课!”
“00后”讨厌的是“水课”,打造思政金课在路上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让不少老师印象深刻。
“两性一度”,是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提出的金课标准。“高阶性”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
茹宁对此表示,中国大学课程大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导致课程学习非常枯燥,课堂死气沉沉,老师讲台上“夸夸其谈”,学生听者寥寥,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就是忙别的事情。
“吕云涛老师的课程首先从课程形式入手,让学生通过参与课程,调动了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是由学生设计和主导课程,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从而在游戏和玩耍中使解决问题的领导能力得到提升。”茹宁说。
“卓越领导者成长营”,这是今年吕云涛公选课教学班级QQ群的名称。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吕云涛却用这样一个“成长营”点燃了“00后”的课堂。执教13年来,吕云涛所教授的学生从“80后”变成了“90后”又变成了现在的“00后”,但吕云涛的教学内容和理念一直在与时俱进,“教育就是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教师只有用一片真情才能打动学生的灵魂。”
“帮助学生遇见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是我选择教师这份职业的初心,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愿意继续用我的青春与激情去点燃与成就更多青年学子的灵魂与梦想。”吕云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