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记福建省首届“最美学生”金正建


  【新闻链接】: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福建省首届“最美学生”名单,其中小学生40名、中学生40名,大学生20名。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15级财务管理专业的金正建同学榜上有名,成为厦门市上榜的3位大学生之一。

  金正建同学于2013年7月考入我校,因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入学一年后,他携笔从戎,应征入伍,进入河南某部队服役,成为一名武装侦察兵。在部队期间,他苦练技能,勇担责任,表现卓越,先后荣获多个奖项,并获师嘉奖一次。2015年9月3日,金正建同学被选拔成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阵中的一员。

  这是省教育厅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寻访身边“最美学生”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和宣传学生先进典型,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次“最美学生”评选活动于2017年4月启动,各地各校高度重视,广泛发动全省广大师生认真寻访、积极遴选、层层推荐、网络投票,最终经省寻访活动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审议并经公示,产生“最美学生”100名。据了解,省教育厅已将百位“最美学生”先进事迹汇编成 《尚学?大美》 一书印发各地学习宣传,并将组织“最美学生”事迹报告团分赴各地各校巡回宣讲,同时将启动第二届“最美学生”寻访活动。


从倒一到第一,他选择改变


  2014年9月,金正建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坐了三十六个小时的火车到达河南某铁军部队,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作为新兵班里学历最高、身高最高、年龄最长的他,第一周的考核却倒数第一。不服输的他决定改变这一切,于是每天第一个起床整理内务,放弃平时与周末的休息时间自行增加训练,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日复一日,风雨无阻。艰苦的训练,让他的嗓子哑了、皮肤黑了、身子瘦了,但气质也变了,各项军事科目从班级落后,到新兵综合第一,代表全师参加新兵比武,因成绩突出被授予“优秀士兵”表彰。他凭借一股韧劲,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


从替补到正式,他不断超越


  下到侦察连时,他听到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选拔的消息,毫不犹豫写了申请。可在考核过程中,却被一次次无情的退回,哪怕理由只是身高差了三毫米。他曾经失望、犹豫,甚至对之前的努力产生怀疑,但却从未放弃。幸运往往眷顾不懈努力的人,他终于接到了入选替补队员参加阅兵集训的通知,虽然是替补,但那种喜悦的心情让他久久无法平静。
  每天长达17个小时的集训,每一刻都是考核,都有淘汰,在零下十几度的操场上站军姿,一站就是四个小时,头发结了冰,冰凌顺着帽檐垂下,双手冻肿了,双脚冻僵了,额头上的汗水却蒸腾起白色的烟雾,负重20公斤踢正步30公里,鞋底磨平了,脚后跟破了,每一步都钻心的痛,脱袜子时双脚血肉模糊,但他始终咬牙坚持,连做梦都在训练,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一句话:“下床就是训练场,下床就是考场!”他一次又一次地默默告诉自己,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经过近七个月的层层考核,他终于被留了下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替补队员编号13-29,但是这仅仅是替补编号,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更努力,进入前25,成为正式队员。他在做好正式队员集训后勤保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停下强化训练的脚步,别人休息他训练,别人睡觉他训练,他的飞速进步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认可与表扬,被评为“进步之星”,编号也变成了13-26,离正式队员只有一步之遥。部队进驻阅兵村后,训练强度与心理压力瞬间猛增,一次训练中他晕倒了,但醒来后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我要训练!”最终,他凭借出色的能力,高标准的动作,成为阅兵方阵中的正式队员。


从集训到检阅,他成就梦想


  历时八个月,两百多个日日夜夜,96米128步,每步15厘米距地25厘米,40秒不眨眼,2小时不动,四小时不倒,平均长高1.8厘米,每天17个小时,日复一日20公斤负重正步踢30公里,他因表现突出被阅兵联合指挥部表彰为“阅兵训练标兵”。2015年9月3日10:36,中国军人迈着铿锵的步伐,走百步不差分毫,走百米不差分秒!千人一心,千步一音!向世界展现中国军人风姿,展现大国精神。金正建,这位厦理工走出的“兵哥哥”,代表中国军人迈着铿锵的步伐顺利通过天安门接受人民和世界的检阅!
  之后他又参加抗洪抢险、上合峰会安保、G20峰会战备,且被选派参加国际军事比赛。在集训期间,他训练刻苦,被表彰为“优秀队员”。他还收获了很多其他荣誉,如曾在全师侦察兵比赛中获100米精度射击第一名,在2016年军事演习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
  在部队,他书写光荣,把青春的热血倾注在祖国的伟大事业中;退伍后,他回到校园,认真学习,追求上进。他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不仅鼓舞自己,也成为身边同学的榜样。金正建,始终为成为一名更好的大学生不断努力着!(学工处 余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