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优秀不可掩盖学业失败

观察





  大学生挂科7门,因创业成果优秀不但如期毕业,还被推荐为省优秀毕业生,此事引争议。为此某高职院校创业学院副院长回应称:学习好是好学生,但是创业好是更好的学生。视频一出,引发网友对职校激烈的口水战。
  纵观古今,教育制度不断与时俱进,其本质目的是为服务社会,输送中流砥柱的各类人才,挖掘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兼具特色的姣姣者。职业学院以打造技术型就业人才为目的,培养学生创业的各种本领,以便学生未来拥有一份适宜的工作,在就业的道路上经过锤炼亦能走向成功,为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因此在大学时代开始创业可谓“粮草先行”之举。然而,当学业和创业摆在失衡的天平上,我们理应思考学业为创业铺垫的意义,学业是未来就业的基石!
  时代潮流更迭,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宗旨,虽学业指标不同,但学生予以毕业,遵循普遍的学分绩点的管理制度。而此职业学院如此评价学生,逾越课程学分的合格底线,直指“创业好是更好的学生”一语,未免有点以偏概全,且“创业好”没有明确的评定标准,挂科7门仍被推荐为省优秀毕业生,不仅对莘莘学子有失公允,无法辩证其优劣性,还容易造成“不读书先创业”的错误导向,怂恿缺乏经验的学生冒失创业。
  无可厚非,学生创业成功表示该生实践应用能力水平高,这的确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反观其学业,该生挂科7门,说明其专业技能羸弱,根基不扎实。古语有云:“参天大树是以扎根深为牢。”那么,学业不稳固的情况势必在未来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首先,专业技能不优秀,难以拓宽技术领域,预示着创业道路狭窄,缺少让公司经营长久的理念。如果后天有诸如此类的需要,亦要花费精力和漫长的时间弥补,此行钱财人力两辛苦,无疑是短视的做法。再者,“创业成功者被冠以优秀,予以顺利毕业”这代表着职业学院价值观的转变,不再局限于学生学业标准,但是打破了学业管理制度,过于急功近利,且无法确切地衡量转变的利弊,未知学生未来就业是否稳定,如同一个隐形赌注,颇具风险性。
  当下,全社会正掀起一股“万众创业”的浪潮,大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意气风发的时期,数不胜数的大学生创业收获颇丰的事例激励着更多后者砥流前进。然而,大学生涉世未深,各方面经验还在反复摸索的阶段,创业有风险,其失败的案例也不计其数。所以,面对创业潮,理应先富“脑袋”后富“口袋”,不可抛弃学业,顾此失彼!诚然,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品格和多方面能力水平,不只是为了一份工作饱腹,而是挖掘潜能;结合创业和学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好。系统化的本科教育,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基本素质,是奠定一生基础的阶段。
  专家也表示:当今社会,搞创业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依靠胆子大、关系牢就能实现原始积累,这是不乐观的局面。如今,讲求创新科技和实力并驾齐驱,创业者需要知识、学问、管理,这些在大学里是最好的获取和锻炼的时机,大学期间的学业不可轻易放弃。由此,面临炙热的创业问题,老师及家长应对需要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指导,学校可在课程设置上给予引导,将创业和学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家长应鼓励孩子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跟风”,遵纪守法;以保证学生健康地发展创业。
  筑牢根基,踏踏实实地添砖加瓦,才能稳妥地向上堆砌,才能抵挡狂风暴雨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