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大庆人” ——致敬扎根基层、做好本职工作的教职工郑明松同志


2018年10月27日下午14时,郑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6岁。2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林杰、党委副书记陈建忠,在党政办公室任林志斌的陪同下,慰问了明松同志的人,并与郑明松同志的遗体告别29日上午,党委副书记陈建忠人事处处长史进代表学校参加了郑明松同志的悼会。

郑明松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坚持原则。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的爱岗敬业精神多次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同志们的好评,在岗期间数次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作者,他还获得过“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强烈的责任感与自觉性,是他给人的最深印象。郑明松同志数十如一日,为学校的后勤服务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因学校编制有限,多年来一直没有增加新的电工。随着学校的发展,他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他一个人实际上承担了三个人的工作量,但是他没有丝毫怨言。只要他看到的或是别人告诉他的,他都不说二话,及时解决。遇到紧急任务,总是加班加点、废寝忘食。

学校每家每户电话的安装,食堂、会议室电风扇的安装,实验室线路、插座的安装,自来水的抽送,服务中心的装修以及各种机器的保养、维修,按说都不是他的份内事,可他都承担了下来了,并且很好地完成。

从工勤岗位提任为水电方面的负责,也表明了他的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从没有放弃学习,工作之余他经常看书、读报,钻研电子新技术。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刻苦认真的钻研精神,使他掌握了非常全面的电工技术。他提出的多项水电管理措施,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水电费以及材料费;至于他长期的加班加点,为学校节约的用工费用,则难以计算。

对学校照明灯的管理及其他仪器的维护、保养,他都力求规范化、程序化,每星期他都抽两个晚上进行检查。

刻苦钻石业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讲求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这是他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

他为学校做了这么多贡献,为学校节省了许多经费,但他从没有邀功请赏。从没多要过一次加班费,多拿过一分钱奖金。以他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申请技师职称的评定,也完全可以申请学历教育,他也没有提出过;以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娴熟的电工技术,他完全可以谋一份高薪的第二职业,他也没有找过。

任劳任怨,不计报酬,这是他的又一个闪光点。即便退休后,他也做到随叫随到,不计报酬。2015年,我校首山校的电路改造需要专业人员把关。学校实在缺人,后勤管理处找到他他二话不说应了下来计辛劳、不问报酬。到龙腰校区的隐蔽工程问题法解决时,找到他,他也热心地给予帮助,从拒绝从不推托

有一位老领导这样评价他:“郑明松同志的事迹,让我想到了“大庆人”。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老工人,老党员的鲜明形象,他是共产党员的风范,他无愧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多年,郑松同志坚持着他的这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精神学校服务即便退休后,到学校或者老师家里有事他也是计报酬、随叫地为大家服务。

这就是郑明松同志——我们的模范,我们的榜样。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