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先辈之志做时代栋梁
中国这一路走来的并不容易,从清朝末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这几十年时间里,冲突和战乱一直都充斥在这个国家的各个地方,直到共产主义的旗帜最终飘扬在了这片土地上,国家才开始重新有了和平,人民才开始有了幸福可言。
2018 年 5 月 3 日,一位共产主义斗士与世长辞。他是东三省饱受侵略炮火的土地上的一位勇者,在目睹了国家和人民遭受侵略者无情的摧残之后,毅然选择了站在红色的旗帜下。他叫郑德荣,东北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一位共产党员。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一线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传道授业也为国家探索道路,55 年。从 80 年代开始,他所主编的红色理论作品超过了 30 部,而在其它刊物上所发表的文章更是逾百篇。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创造性的成绩,他是中国著名的党史学家,社科界的探索者。
对于我们这些后辈而言,郑先生不仅仅是位值得尊敬的师长,也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重要榜样。作为新时代下的青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这些问题时时因为我们的所见所遇而拿捏不定,像郑德荣这样的标榜对我们而言就变得尤为重要。他一生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上,而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他个人而言,这样的选择都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国家而言,对于道路的探索意味着未来的方向,是国家所必要的前瞻;对他个人而言,则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得到的并非是众口称赞,而是一生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并非是讲有所成就有所建树,而是明辨现实,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哪个方向又是真正正确的。
路很长,我们继承于前人的精神,也应该就此传承下去,并且用自己的行动来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同时时时反省自己,向优秀的人,优秀的思想学习,看齐,创造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