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者自得其“乐” 奉献者卓尔不“群”

记教育学院乐群校区兼职学工团队


  2018年3月,长春师范大学进行专业整合,在原教育科学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传媒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基础上成立教育学院。原初等教育学院学工队伍一直都是由专任教师兼任,但由于教师按专业分流到各相关学院,这意味着乐群校区1158名学生即将面临学习和生活没有专职学工教师管理的窘境。学校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动员原初等教育学院的18位兼职学工教师继续留守。这些老师尽管已经隶属新的部门,但是为了学校整合的大局,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高度负责,毫无怨言地选择留了下来。他们在完成主校区新岗位工作的同时,还继续承担乐群校区兼职辅导员工作,任劳任怨、不图回报,他们用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谱写了一首悠扬的乐曲。
树师德
    “只要孩子们一切都好,我累点、辛苦点都无所谓。”脸色稍显暗淡的王丽新老师在谈到自己的学生工作时轻描淡写地说道。王老师是原初等教育学院学生科科长,在教育学院专业整合之后,分流到数学学院承担教学工作,相比之前工作的繁琐,这份工作更加单一和省心。但当组织提出需要继续坚守岗位时,王老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直坚持在两个校区奔波,处理乐群校区1000多名学生繁杂的学生工作。即使手术后身体并未完全恢复,她仍旧坚持一丝不苟地完成学生管理工作,起早贪黑、从无怨言。
  一间间寝室,一次次巡查,一声声问候,留在乐群校区的学生们总能看见李宇老师检查寝室的身影。李老师在原初等教育学院分管学院学生大乐队和宿舍管理工作。工作多年,她始终兢兢业业,千人宿舍管理得井井有条,乐队训练有声有色。特别是在2018年教育学院学生汇报演出中,她指导的学生乐团表现出色,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专注于工作的同时,李老师还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对学生的爱。任教多年来她不仅用一颗赤诚之心在教育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并且数年如一日地资助多个家庭困难的孩子,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爱心百日行”活动中,她通过走访了解到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葛季平同学家庭困难,于是每个月都默默地给予资助,直至毕业。
  在每年运动会及军训的主席台前,都会有这么一群学生:他们衣着整齐,精神昂扬,他们都来自初等教育学院,赵东华老师负责教授他们礼仪。赵老师是原初等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分管共青团、就业和学生礼仪队以及学生社团等多项工作。在学院整合后,她被分配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教师。尽管赵老师家中老人重病,孩子年幼,但在组织需要时她一如既往地投身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从未懈怠。
  一位位年轻的老师甘心付出,一次次奔波两地为了学生……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爱,有对所有学生的爱。在学院整合之际,他们用坚守诠释师德;在具体行动中,他们给每一位长师人树立榜样。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整个集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乐群校区兼职学工团队用团结、用行动、用奉献服务于长春师大的未来建设,用真心、用真爱、用师德绘制新的教育篇幅。
传师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杨洪梅、张晓红、安辉这三位老师已步入中年,都是教龄30年以上的老教师。杨老师、张老师时常不顾身体疾病,坚守自身岗位,走寝室去班级,特别是安辉老师负责各种日常管理数据统计,任务量之庞大旁人无法想象。但她们数十年如一日,从无拖延懈怠的情绪,一直用行动践行着“为人师表”这四个字。
  除了坚守奋斗的老教师,还有振奋人心的新生力量。美术老师周宇飞,一边上课一边管理学生工作。语文老师郭海茹,爱人长期出差、家中孩子尚小,但她从未说过“困难”二字……学生科杨香茹老师负责乐群校区学生的晚自习管理工作,始终把学院工作放在首位。作为军属,她从没有因为爱人在外地、孩子上初三而耽误过查晚自习,工作压力再大也没有丝毫抱怨和不满。本学期她完全可以去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一名普通教师,课余时间照顾孩子,但当听到还需要留守的时候,她还是点头答应下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晚上总会准时到学校值班,始终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灯火通明的夜晚,学生们安静地在教室自习,在她的细心呵护下成长!
  作为原初等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邢金宇在谈到这支凝魂聚力的学工团队时,感慨地说:“作为原初等教育学院学工团队的一员,我的坚守源自对团队的热爱。这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这里有兢兢业业工作三十年仍奋斗在学工一线的老教师,杨红梅、张晓红、安辉三位老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这里更有一路携手前行的伙伴,王丽新、李宇、赵东华等老师,她们默默无闻的付出诠释着为人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这里还有激励团队不断前行的新生力量,黄大勇、周宇飞等年轻教师,他们踏实用心的同学生交流,温暖着孩子们离家在外的心。在这样团队感召下,没有不坚守的理由!”
  “师者,人之模范。”这句两千年前的古训,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原初等教育学院精心育人、教学秩序井然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也许他们的岗位很普通,所做的工作很平常,但正如人生的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平凡却又扎实,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能力发挥到最大化,把自己身边的爱播撒到极致,这种平凡的伟大是所有师者形象的代表,是向善崇德的践行者,他们普通却又真实……
正师风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学工团队有个QQ工作群,当邢金宇问道:“学校没说给任何报酬,为啥大家还能选择留下来坚守?”时,大家的回答感人至深……
马丽梅:“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老师。’特殊时期言传身教是当下最好的体现!虽因整合已转入其它学院,但在教育学院辅导员未到岗的这段时间,学生的急需就是己任!”
  曹秀菊:“这么多年一直做学生工作,使我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乐于做好学生工作。学院的百年沉淀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身为其中一员,感到无比自豪,我只希望我的学生越来越好!”
  郭海茹:“抱歉领导,回答的有点晚了,只能是把孩子哄睡,我再起床。这大半年,有过彷徨也有过焦虑。兼任教学任务和辅导员工作,常常兼顾不了孩子。但是记得你说过:‘做过辅导员的教师,他的职业生涯会更完美。’所以无论是和学生们一起度过入学时的不安,还是日常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亦或是准备搬家时的紧张,和学生一起成长还是很幸福的。”
  周宇飞:“我喜欢这个氛围,这个学工团队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彼此之间就像是亲人般相处。虽然工作量大,但能够和学生在一起。为学生们服务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锻炼,我是一名年轻教师,更是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组织需要,我必须留下!”
  言为心声,这一条条的聊天记录佐证的正是老师们浓浓的爱和真诚。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回忆到学工团队的过往,原初等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封建说:“尽管乐群校区兼职学工团队即将伴随着学校校区搬迁、机构改革融入到学校整体团队中,但我相信这支学工团队在长期工作中所形成的乐群校区学工精神也必将会融入到学校事业发展的洪流中,助力长春师大不断前行、不断发展。这便是:心中有党、心中有国、心中有爱的家国情怀;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教育情怀;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以学生为重的红烛精神;甘于寂寞、甘于担当、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爱与诚,执着坚守,燃心为烛亮师魂。
  德与馨,向善崇德,坚贞不渝正党风。


【采访手记】
    仰望星空,俯身躬耕;远离浮躁,潜心育人。坚守在乐群校区兼职学工团队的老师们只想做一木一石,却在默默奉献中成为精神的丰碑,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长春师大的发展默默无私奉献着。他们不是学校重要岗位的干部,但他们识大体顾大局,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荣事迹,但他们师爱无疆,用自身行动诠释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树师德、传师爱、正师风的师德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