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结束后,我终于坐上了回家 的火车,车窗外是一片片沉默掠过,陌生的他乡) 雾森林。黑夜笼罩下来,无人的旷野上空尽是繁 星,像极了高考结束的那个夜晚,那天的星辰。
依稀记得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个夜晚,我一个人 躺在床上,彻夜幻想着离家的自由和洒脱。离家求 学的那天,也是如此刻一般,凝望着匆匆而过的车 站、行人、植被,只是当时飞离故乡时战栗不已的 兴奋感,换做了如今的归心似箭;当时家人陪伴的 旅程,也变成了我孤身一人。
车厢的广播里播放着春运的注意事项,女播音 员用亲切的声音说: “祝各位旅客安全回家,春节 快乐。”我恍然发觉自己已经成为每年中国土地上 大型迁徙群体的一员,像候鸟一般,日夜兼程,不 辞辛劳,飞越千山万岭,只为了和家人度过一个春 节。
一年的360 多个日夜里,多少人心心念念着这 场迁徙。
腊月刚至,年味儿就悄悄弥漫开来。故乡的味 道从千里外翻山越岭而来,和着炸年糕的油香气、 猪肉白菜饺子蒸腾的水汽、烤羊腿的孜然味儿、砖 茶煮奶的醇厚香甜,还有家人的絮絮叨叨,吵吵闹 闹,然后是烟酒凉菜,觥筹交错。到处是热闹喧闹 的人声鼎沸,转头就能看见家人被烟火照亮的温柔 脸庞,找遍角角落落,无处容下孤独寂寞。
只有背井离乡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年味儿的珍 贵和香甜。从手机上收到家乡旅游局的短信的那一 刻起,我就被一种柔软温暖的情绪包裹着。车站里 人人行色匆匆,但那些匆匆的行者脸上洋溢着期待 和欢喜,让他们的脸庞发出温柔的光。我越走越 快,越走越快,最后干脆小步跑起来。远处有一对 相依偎的夫妇,看到我,惊喜地向我招手。我知 道,这对夫妇,是永远爱我的人;这座城市,是我 的家乡。
春节终于正式拉开了序幕。去拥挤的市场买好 酒肉水果,带上一沓红彤彤的对联窗花,然后是擦 玻璃,炸丸子,蒸年糕,挑一个阳光暖暖的冬日清 晨,蘸着黏糊糊的米糊或者胶水把写着吉祥话语的 对联贴在门框上。完成后满意地巡视一圈,手指被 窗花和大红的福字染成红色,却舍不得清洗。
大年三十的早上被爆竹惊起,家里人早就开始 忙着准备年夜饭。饺馅里的香油味儿从厨房飘出 来。擀面杖碾过案板的声音、热水咕噜噜沸腾的声 音、油锅滋滋作响的声音,像一首交响曲,奏响新 年的新篇章。许久没见面的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 聊天,一边包饺子。七大姑八大舅的家长里短,婚 嫁生子,听着琐碎无聊,却意外地让人安心。春节 联欢晚会按时开播,一家人围着电视,心思却还在 酒桌上。大鱼大肉搬上桌,一年一次例行的放纵和 开怀畅饮,在钟声响起的一刻,心情也随之达到高 潮的顶峰。
烟花绽满夜空时,我站在家人中间,终于明白 年味儿是什么———那是一顿味道熟悉的年夜饭;是 一声声爆竹和清脆的酒杯碰撞;是来自最亲近的血 缘的陪伴;是熟悉的乡土人情的归属感。
烟花纸筒炸裂的碎屑坠入双眼,让我湿了眼 眶。 (作者系汽车工程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