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女护士跪“飞车”上做心肺复苏
赞!女护士跪“飞车”上做心肺复苏
省千佛山医院医护人员紧急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照片走红网络,感动万千网友
□记者 秦聪聪
生活日报1月20日讯 19日,生活日报官方APP“济南头条”独家刊发了一条名为《感动!原来你是这样认真地对待生命》的组图消息,以图片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18日深夜一名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医护人员紧急抢救的场景。消息发出后,点击量很快突破10万,众多网友纷纷点赞转发,还有人把跪在急速移动的病床上为患者做心肺复苏抢救的护士称为“最美红头巾”。
20日,记者多方联系得知,这组照片是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高原随手拍摄的,照片里为患者做心肺复苏的护士叫李慧,是该科室当晚的一名值班护士。“拍这几张照片的时候没有任何其他想法,就是想记录我们可亲可爱战友们团结奋进的那一刻。”高原那天本在休班,到医院加班做课件,这才有机会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快速拍了几张照片,高原立即放下手机,参与了患者的抢救。
据介绍,18日21点50分左右,一名77岁的男性患者在送CT室检查时突发呼吸、心跳停止。接到求助信息后,重症医学科的值班大夫于立峰、护理组长李红和值班护士李慧便立即跑到现场。
“走,抓紧回病房!”于立峰当即决定,和两名大夫一起转运病床,而李慧则迅速爬上快速移动的病床,接手为患者进行胸外按压。与此同时,快速跑回病房的李红则已经迅速准备好了抢救车、除颤仪、插管箱、呼吸机等抢救器材,同时调配护理人员协助抢救。
患者被火速送到重症医学科病房后,在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气管插管、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也在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下顺利实施。两个小时的抢救过程中,患者频发室颤,医护人员不断给予除颤、心肺复苏,终于有所好转……
“对待生命,他们是最认真最用心的!”“看了照片,心里莫名地感动!”“真的是一路心脏按压!”“第一次见这么帅的心脏按压,救人真心是美德,无数个赞!”“这只是他们普通的一天,但对患者不是。”“自然而然的行动,就是最闪光的所在!”……这组图片通过生活日报官方APP“济南头条”独家刊发后,点击量很快突破10万,截至记者发稿时,阅读已经超过13万次。
“没想到这组照片受到那么多人关注,重症医学科接收的都是急危重病号,这是我们医护人员工作的日常状态,只要有可能,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抢救。”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涛表示,心脏停跳黄金抢救时间只有3分钟,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我们要求精准抢救,争取第一时间重建血液循环、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护士李慧跪在飞速移动的床上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也是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医学界特种兵”的素质体现。虽然重症医学科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道关口”,但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千医重症医学科一区抢救了900多个病人,成功率高达88%。
“最美红头巾”李慧还原事情经过——
“我只是在工作,没想到反响这么大”
20日,记者联系到李慧时,她刚刚上完一个“大夜”回到家,也就是从20日0点到8点的夜班。听说自己因为一组抢救照片被无数人点赞成了“网红”,她有些不好意思:“我当时只是在工作,这样的生死抢救其实是我们的日常工作状态。没想到反响这么大,同事朋友都知道了,我真的不想当网红啊!”
下午2点,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门口,记者见到了如约赶来的李慧。谁能想到,眼前这位甜美可爱的小女生,竟是一名在危急时刻跪在患者床沿丝毫不顾自己安危、每分钟做100多次力度深达5cm的胸外按压而与死神抗争的“医学界特种兵”。
深夜响起的呼救门铃
18日晚,李慧是“小夜班”,如果没什么意外,到夜里12点她就可以下班回家了。当天,她管的3、4、5床三位患者病情都比较稳定,她仔细观察着眼前的三位患者,随时注意着监控仪上数据的变化。
当天21点50分左右,就在离李慧所在的重症医学科几十米处的CT室,医院创伤骨科的两名大夫推着病床,送一名77岁的男性患者做颅脑CT。还没来得及将患者从病床转移到CT检查床上,意外发生了——患者突发呼吸、心跳停止!随即,一名大夫留下来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另一名大夫则跑向附近的重症医学科寻求帮助。
很快,重症医学科的门铃响起,接到求助信息后,值班大夫于立峰、护理组长李红和值班护士李慧便立即跑向现场。
一路飞奔的不间断抢救
也就1分钟时间,重症医学科三人就跑到了CT室。
“走,抓紧回病房!”CT室毕竟没有专业的抢救设备和充足的药材,于立峰决定和两名大夫一起转运病床。而李慧则迅速爬上病床,接手为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深度要达到5cm,每次按压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保证血液能够充分回流。
病床飞速前进着,李慧随时有可能从上面掉下来,但她只顾着抢救患者,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安危。“我接手时,患者心率是0,太紧急了,我顾不得想自己可能会掉下来……”
默契团队的集体努力
21点53分,病床来到重症医学科门口,副护士长曹文祯和护士刘宏元等一起将患者抬到了抢救床上。护士刘宏元、孙贤庆和朱丽娟大夫接替李慧,持续为患者进行胸外按压。
同时,护士李红和朱明敏配合为患者用简易呼吸器进行辅助呼吸,医生于立峰为其进行气管插管。
“肾上腺素1毫克静推!”于立峰下医嘱。当时虽然患者身上有留置针,但已经不能使用,副护士长曹文祯和护士刘涵准确地为其开放了静脉通路,每3分钟1次静推。
此时,刚刚心肺复苏耗费了巨大体力的李慧在抢救车旁负责抽药,拍了抢救照片的高原也在一旁指导呼吸机相关参数的调整。
紧急而有条不紊,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2点27分,患者心肺复苏成功。
反复出现的致命室颤
22点33分,患者再次出现心跳骤停,医护人员继续给予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1毫克静推。约5分钟后,患者又再次出现了室颤。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200焦一次!”除颤成功了,患者又恢复了窦性心律。
然而,23点14分,患者再次出现室颤;23点45分,室颤;19日0点00分,室颤……
反复几次室颤后,患者最终还是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去世。“尽管病人没抢救回来,也给了家属缓冲的时间,这也是我们大爱千医、人文千医的体现吧。”忙活完时,已经是凌晨1点半。